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吃饱了撑的,真是没事儿干?

吃饱了撑的,真是没事儿干?

老年病科 冀旭艳

最近这两个月,大家伙儿在家宅着,解锁了很多厨房技能,什么面皮凉皮、蛋糕面包、炸油条麻辣烫,人人皆大厨,家家尽飘香。既然做一次,那就多做点;既然做多了,那就多吃点,所以别管中午还是晚上,做了就得消灭。于是,热爱厨艺的人们,到最后真的会异口同声说一句:“妈呀,又吃撑了!”

春风拂面的日子,有多少人脱下睡衣换春装的时候,猛然发现,这肚子……怎么鼓鼓的下不去了?

我真的不能再吃了。再吃肚子就被撑破了!!
看看吧,“吃饱了撑的”后果,不是衣服不配你,而是你不配衣服了。

偶尔一次“吃饱了撑的”倒也没啥,可经常吃撑了,仅仅是长胖不配衣服那么简单的事儿吗?不用我吓唬你,以下这些问题,自己体会(敲黑板)。

01
肥 胖
吃得多最明显的危害就是肥胖,人体摄入食物过多,大量能量剩余,营养过剩,脂肪堆积,造成肥胖。

02
胃 病
饮食过饱,食物一直堆积在胃里,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引起胃痛胃胀,长此以往易诱发胃炎、胰腺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03
反应迟钝
你没听错,吃的过饱会让人变笨、变傻。当胃内充满食物,大量血液会优先供应胃肠道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人会感到乏力、困倦,反应迟钝,降低工作效率。

04
失 眠
《黄帝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吃的过饱,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小孩吃得过饱,半夜很容易无端哭闹,老年人晚餐吃得过多会导致身体机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夜间失眠,白天精神状态不佳,长此以往诱发焦虑抑郁症状。

05
增加患癌几率
研究表明: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的遗传因子活动能力降低,增加其患癌的概率。因为人在吃太饱时细胞发生了变异,失去了运动能力,以致致癌几率增加。

所以,“吃饱了撑的”坏处多!饮食指南推荐,吃饭我们一般吃七分饱就可以了,那么,怎么就知道自己吃到几分饱了呢?下面请大家对号入座:

六分饱--已经不饿了,但感觉还想再吃一点。七分饱--吃饱了,感觉可吃可不吃,吃不吃都行。八分饱--吃饱了,胃感觉满满的。吃撑了--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

说了这么多,道理都懂,但民以食为天,在美食的诱惑下,不是每个人都有定力忍住不多吃,稍不留神,就吃撑了,这时该如何补救呢?下面教大家一些缓解胃部不适的小妙招:

1、适当运动

在室内走动走动,或者进行一些轻度的家务活动,如洗碗、扫地等,促进胃肠蠕动。
2、腹部保暖

不要让肚子受到冷刺激,以免肠道发生痉挛,加重不适。

3、药物帮助

可以服用莫沙必利、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

4、摩腹手法

一般在饭后半小时进行: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两手绕脐,由小至大回旋按摩,最大时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然后再由大至小,叠掌回至原处。一般“顺摩为泻,逆摩为补”。全过程约需6~10分钟,每日3~4次。操练时须匀速、缓慢、柔和、轻松自然。

5、按揉穴位
可通过按揉穴位的方法来缓解胃脘部不适,按揉时一定注意力度,以自觉酸胀或胀痛为度,每次按压5-10分钟。

中脘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呃逆,纳呆、肠鸣、泄泻、便秘、便血、哮喘、头痛、失眠等。

天枢

位于腹部,肚脐水平线上,旁开2寸。

主治: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等疾病。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面,犊鼻下三寸。简便取穴法:找到小腿的外侧面,膝盖的凹陷处,也就是所说的膝眼,用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排,小指的外侧缘与胫骨的交叉点,就是足三里。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注意:上述方法适用于轻微腹胀及日常保健,如果急性、严重的腹胀腹痛,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其实,在我国古代早有节食能长寿的论述。孔子主张"食勿求饱";《管子》也记载:"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由此可见,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咱们可千万别动不动就“吃饱了撑的”!

图片:网络、摄图网、大家中医
侵删请联系微信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