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养命”,每天坚持这3招,养出好肝,身体健康一整年
皮肤科 范晓玉
春
季
养
生
中医三大“养肝法”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四季是相关联的。春天万物复苏,对应的脏器是肝脏。
肝主升发,肝气向上、向外发散,有生机不息之性。肝气的升发,有启迪诸脏生长发育、畅调气机的作用。所以“肝和则生气,万物发育,为诸脏之生化”。
肝脏有疏泄和藏血的功能,气血充盈,耐受疲劳,运行通畅,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和容貌。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筋在爪。肝血充盈,可以让我们拥有明媚、清澈的眼眸,柔韧、灵活的身姿,漂亮、有光泽的指甲。
养肝就是养命,建议大家在春季做好以下三大养肝法:
1
饮食调养
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大鱼大肉、油炸、辛辣等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
首先绿色蔬菜不能少,如绿豆芽、菠菜、芹菜、春笋、莴苣等。
谷类也得吃,除此之外还有桂圆、红枣、栗子等。还有枸杞、银耳、木耳、猪肝、白萝卜、梨等都是养肝食物。
2
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
肝经在凌晨1-3点排毒,建议大家晚上尽量在11点之前睡觉,以保持第二天精力充沛。
3
按摩穴位
太冲穴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称为“人体出气筒”,能把肝火消散掉。
大敦穴
是肝经第一个穴位,能承接从少阳胆经来的经气,下能开启肝经的经气运行,具有沟通阴阳两经的作用。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具有清肝明目,使人神清气爽的作用。
行间穴
在大脚趾二脚趾的缝上,它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春季多按,有利于泻心火。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是补肝益气的好穴位。
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对肝、肾有保健作用。
肝气不疏、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不清、两目干涩、爪甲淡白而薄、语音低微、运动能力减退、动作迟缓、活动不灵、易于疲劳、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胆怯易惊、面色萎黄、头发干枯无光泽、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出现以上不适症状时,建议大家要及时就医。
顺时养生
好好养肝
让您健康一整年!
图片:摄图网
咨询、转载、侵删请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