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到,寒冬将来。所谓“补冬补秋不如补霜降”,还不快快收下这份养生秘籍!
脾胃病科 吕小燕
传/统/二/十/四/节/气
霜
降
2020.10.23
霜降 简介
一场秋雨一场寒,仲秋已至,寒气渐至。今日,霜降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所以,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这份霜降时节养生秘籍快快收下:
深秋添衣 保暖周身
霜降时节,气温降低,“秋冻”已不再适合,保暖当为第一要务,天气转凉后,脚部受寒,会波及足三阴和足三阳经络,影响脾、肝、肾、胃、胆、膀胱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足部保暖对秋冬养生有重要意义,所以除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可在睡前以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恢复阳气。
另外,也应注意腹部保暖,腹部为脾胃化生之所,受寒后容易消化不良继而腹泻,除添加衣物外,也可用艾灸、肚脐灸等中医外治法以温阳祛寒。
2020.10.23
秋季进补 滋阴润燥
霜降时节,气温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故而人们容易出现口唇干裂、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等与燥邪有关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饮食当以滋阴润燥、养肺润肠为主,常见食材如蜂蜜、银耳、莲藕、荸荠、百合、等都,并适当增加时令水果如梨、柿、香蕉等,均有助于滋阴润燥,减少患病几率。
此外,,对于脾胃的补养也应重视,饮食调养当以温和柔润、甘淡食物为主,忌食肥甘厚腻,以脾胃运化受损而生火、生痰、生燥。应多食用芝麻、粳米、糯米、板栗、枸杞、山药、蜂蜜等柔润之品,属性偏温,补脾健胃,或脾肾双补;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鸡、鸭、鱼肉、大枣、莲子、山药等食品,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另外,应该尽量少进食辛辣、熏烤等类食物,以及西瓜或苦瓜等寒凉瓜果。
慎起居 适运动
霜降时节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秋冬季血栓发病率较高,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因此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霜降之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发感冒。可选择进行轻松的活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如慢跑、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时值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霜降时节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0.10.23
霜降时节 食疗妙方
百枣莲子银杏粥: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川贝炖雪梨: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润肺止咳、清热润燥。
牛肉萝卜汤: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大,天气干燥,最容易感冒,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萝卜富含纤维素,萝卜中的芥子油和精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秋天体弱的人,可以常吃,既可以清补,又能健胃消食,强身健体。
吕小燕
山西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长]
功能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出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周四全天,周六上午(总院)
图片:摄图网
侵删请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