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保健养生学习 / 正文

血虚体质养生

血虚体质养生

血虚体质

机理分析:一般认为,引起血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饮食不足、失血过多、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

(1)脾胃虚弱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

(2)饮食不足

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

(3)失血过多

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另外,由于出血,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4)肾气亏虚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5)劳作过度

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体质特点: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1.体形面色: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皮肤干燥、头发枯焦

2.舌头:舌质淡

3.口手和脚:肢体麻木

4.感觉及睡眠:失眠,疲倦乏力,气短自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眼花

5.脉象:脉细无力,筋脉拘挛

6.大小便: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心血虚证:

心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脉而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耗损阴血,或失血过多,或阴血生成不足,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等因素引起。多见于久病体虚,脾运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甚至怔忡。正如失丹溪说:“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不能充实血脉,荣养四肢肌肉,故四肢无力,指甲苍白,脉细无力。心阴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怔忡;血虚少、阴不足皆能使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

心血虚证常见于心悸、怔忡、不寐、虚劳等病证中。心悸病中见心血虚证,表现为心悸、善忘、心烦、少寐、头晕、少苔、脉细数。在怔忡病中出现心血虚证,表现为心悸阵作、善惊易恐、夜寐不宁、烦躁、舌红、脉弦细。不寐病中见心血虚证,表现为心悸、少寐、健忘、脉细。虚劳病中见心血虚证,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或结代。

心血虚、心阴虚证的定位症状多见以下几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这组症状在心的阴血虚方面比较多见。如果舌红、升火、脉细数,或有盗汗测可辨为心阴虚。缺少红、赤、热、汗的症状,或见有脉细、舌淡、面色不华,则可辨为心血虚。

辨证注意点:有心的定位症状,再加上阴虚或血虚症状,单纯的心阴虚,心血虚辨证不难作出。心的定位症状除去心悸、怔仲,还有神:失眠、多梦、神志异常;心所在部位:胸闷、胸痛;汗:盗汗,大汗;舌:舌体运动及色泽变化等。但是常见的,比较肯定的,是前面几项。胸、汗、舌的变化,也可由其他脏腑所引起。

常用的调养饮食有:

1、每日早晚各喝一杯牛奶。牛奶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健康,面目光悦,志不衰。

2、猪心有养心、安神、补血作用,对惊悸、不眠等症状有效。可用猪心去筋切片,大枣去核,共煮汤,加调料食用,每日中午1次。

3、鸡子黄性味甘平,功能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血虚、身体虚弱者,可用归水鸡蛋药膳疗法:当归9克煎水,打入鸡蛋2只、红糖50克,煮熟,每日食1次。

4、当归羊肉羹:将羊肉500克洗净,切小块;当归、黄芪、生地各25克,包在纱布内,加水共煨熟,至羊肉将烂时,放入生姜片25克,食盐少许,待肉熟烂即可食。常食用,可养血补血,强壮身体。

★肝血虚证: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淡;肝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爪甲测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脉细;肝血虚冲任失调则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若肝血虚得不到及时纠正则血虚症状加剧,肝血的儒养功能进一步减弱,可变为血虚生风证。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血虚相辨别,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可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本证还当与肝阴虚作辨别,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表现为虚热之象。

辨证注意点:具备一般血虚的临床表现及具备肝的定位症状。

★肺血虚证:是肺气亏虚,气不生血,津液不足,生血之源亏少所导致的血虚证

养生原则:

精神修养: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平常生活要规律,适当参加运动锻炼。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养成良好的看书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不可劳心过度。血虚之人,常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因此,要做到劳逸结合,怡养情志,振奋精神。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饮食调养:

宜吃: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补血的食物有黑米、芝麻、莲子、龙眼肉、荔枝、桑椹、蜂蜜、菠菜、金针菜、黑木耳、芦笋、番茄、牛奶、乌骨鸡、羊肉、猪蹄、猪血、驴肉、鹌鹑蛋、甲鱼、海参等。也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

药物养生:

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有补血作用的中药很多,常用的补血中药可选用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白芍、熟地黄、紫河车等。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