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心理咨询行业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许多人选择考取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考试需要考几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心理研究机构之一,其心理所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和实施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是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考试需要考几科呢?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官方规定,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培训阶段和专业实践阶段,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巧、案例分析等内容,共需参加3次培训课程,每次课程为期2天,专业实践阶段则需要在完成基础培训后,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实习期间,学员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咨询案例,并接受导师的指导和评价,实习结束后,学员需提交实习报告,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
基础培训阶段的考试科目如下:
1、心理学基础知识(共60学时)
- 心理学概论
- 认知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 异常心理学
- 学习与记忆
- 思维与判断
- 情感与情绪
- 注意与意志
- 动机与唤醒
- 人格障碍
- 其他相关主题
2、心理咨询技巧(共60学时)
- 咨询理论
- 建立咨询关系
- 倾听与反馈
- 积极倾听
- 共情与理解
- 支持与鼓励
- 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
- 其他相关主题
3、案例分析(共60学时)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考察学员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阶段的考试科目如下:
1、实际操作(共60学时)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参与实际心理咨询工作,掌握咨询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案例分析(共60学时)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考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考试包括基础培训阶段的3个科目和专业实践阶段的2个科目,通过考试并完成实习后,学员可以获得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从而在心理咨询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