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葛根汤 / 正文

小师妹整理葛根汤医案临床应用经验

  刘院长说“葛根能够舒缓肌肉僵硬,作用部位是在太阳经,项背、背脊的部位。 所以颈椎病腰椎病的肌肉僵硬疼痛,用葛根效果很好。 葛根里面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里面的100-1000倍, 女人要漂亮,喝用葛根煲汤比喝豆浆更有效。” 有一位学生背部长了一个硬块,在听完课后,回家用葛根煲汤喝,过了一段时间后,背部硬块变软消失。 其实葛根汤的功效不止这些,它还可以怎么应用于临床? 小师妹为大家整理了刘渡舟老先生、胡希恕老先生、曹颖甫老先生三位名医临床应用葛根汤的医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刘渡舟老先生医案 案1:崔,女,18岁。 病口噤难以开合,勉强用力可张口2厘米左右,若再用力则两颊疼痛难忍,经某医院诊断为颞颌关节炎,半月未愈。 舌苔黄白相杂,脉弦。 葛根24克 生石膏24克 玉竹9克 丹皮9克 白芍9克 钩藤9克 甘草3克 服药1剂后,口能张开容下两指,原方又服三剂,口张进食如常人。 按:口噤不能张,病位在阳明经,因为足阳明胃的经脉循行面颊部。 邪气客于阳明经脉,气血不利,所以口不能开合自如。 从舌苔黄而知经中有热,故用药只取葛根汤加减。 重用葛根,作为方中的主药,它既能疏通阳明经络,又能启阳明津液以濡养经脉,如陈修园所说:“葛根以清经络之热,是发表中寓养阴之意也”。 从《金匮要略》中可以看出仲景将葛根是作为止痉的专药。 本案用石膏为臣,清阳明经中热邪; 佐以白芍,丹皮、钩藤、玉竹而成养阴凉血息风之剂。 所以,读仲景书,用仲景方,如果能深明其用药之法,则随证取舍,无不合乎法度。 又:在《伤寒论》中,葛根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经脉被寒邪所伤,经脉气血不利所致的“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等证。它与桂枝加葛根汤所治的项背强几几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有汗与无汗。 案2:朱,男,55岁。外感风寒,患头项部强直疼痛已2天。 伴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口不渴。 舌苔白,脉数有力, 治用葛根汤原方:葛根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10枚,炙甘草6克。 服药后,始觉后背发热,继而布达全身,汗出,两剂愈。 胡希恕老先生医案 刘某,男性,49岁,1967年7月26目初诊。 背痛1年,胸椎2~5有压痛,经拍片证实胸椎8、9、11骨质增生。 曾经理疗不但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痛,无奈找中医治疗。 近症:腰背床痛,不能翻身,头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俯仰,舌苔白,脉沉。 病久,痛重,病久陷于少阴表证。 腰背疼痛,不能翻身,头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俯仰,葛根证。 脉沉,水湿充斥表里。 综合分析:此病表里寒湿,久则陷于阴证,即呈少阴太阴令病,爲葛根加苓术附汤证。 处方: 葛根12g 麻黄10g 桂枝10g 生姜10g 白芍10g 大枣4枚 茯苓10g 苍术10g 川附子(先煎)10g 炙甘草6g 结果:上药服3剂痛即大减,增附子爲12克,又服3剂,头左右转动自如。 可以俯仰,深低头特仅作痛,晨起可以翻身。 曹颖甫老先生医案: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 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更进一层。 宜治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四片 红枣四枚 按:仲圣所谓温病乃狭义温病,今人所谓温病乃广义温病。 为求名正言顺,不妨称仲圣所谓温病为太阳温病。 之所以称其为太阳温病,是认为其属于太阳病。 太阳病篇论述温病原文中“不恶寒”并非“不恶风”,其意乃“微恶风寒”,如此则不能尽脱恶寒本色,而合于太阳首条提纲之旨,故仲圣称其为太阳病。 葛根汤发汗解表,解肌止痛,还可以让女性变漂亮。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