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参桂理中丸 / 正文

扶阳火神派第一要药参桂理中丸

扶阳派,又名火神派,形成于清末,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中医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流派,理论上推崇扶阳,临床上善用姜,附,桂、附子等辛热药物。扶阳,喻称“善用热药之良医为一炉火也”,是对擅长应用附子,参桂等辛热补火(阳气)药物医家的称谓!扶阳派脱胎于伤寒派,又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进而发展为独立的学术流派。
“火神派”是清末在四川出现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创始人郑寿全,字钦安(1804一1901),人称“姜附先生”中医最核心的理论是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气,促进万物生长,是寿命之根本。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讲明人之寿夭与阳气相关,阳气足则长寿,阳气损则夭折。“火神派”开派鼻祖郑氏,在其阴阳两纲中,重点强调阳气,认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郑氏治病时认为“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另外,“阳者,卫外而为固”,阳气足则能抵御外邪,少受病患。中医治病,重在求因治本,火神派扶阳理论正是强调此方面,扶阳补阳,纠正身体阴阳偏差,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阳气!人活着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消耗阳气,机体所有的新陈代谢与活动皆是阳气气化的过程,并非只有大汗淋漓才会耗损阳气,说话、走路、看电视、发脾气、思考问题都会耗损阳气。但是阳气易损却难复。正常情况下,阳气的亏损与生成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在亏损的同时机体也在源源不断产生阳气。损耗大于生成,机体阳气就会逐步减少、衰竭,出现各种症状,心力衰竭就是心之阳气亏损的一种典型表现.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参桂理中丸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 受寒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参桂理中丸的成分是人参、肉桂、附子(制)、干姜、白术(炒)、甘草。具有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使用参桂理中丸要注意,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参桂理中丸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本方共由6味药共同组成。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不温之证。方中以辛热之干姜为主药,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肉桂、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人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共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能振奋脾胃阳气,使寒邪得除,湿邪得去。共奏温中散寒,祛湿定痛之功。
某27岁 男生,经常出现手脚冰凉,脚容易出脚汗,吃参桂理中丸可以吗?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律神经的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引起。加上脚趾、膝盖、肩膀、手指等都是运动较多的关节部位,脂肪少,热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较少,更容易感到发冷。手足厥冷,又称四肢逆冷、手足逆冷,指手足发冷,冷至肘部和膝部。有寒热之分。寒证由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脉沉微等,热证多因热邪郁遏,阳气不能通达四肢,伴有胸腹烦热,口渴等证。对此症状可用药物进行治疗,参桂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不温之证,是对症之药物!

现在的女生都有痛经的现象,原因是平时没有注意保暖,建议少吃冷、辣的食物,参桂理中丸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平时要进补热量食物,为增加热量,改善手脚冰凉要有意进补。可补温热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才更加适合;而且要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参桂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症状,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胃部怕冷,而又加入人参,肉桂,补益和温中之效更好。

意见建议:适合于男生女生 适合年老体弱,而同时伴有脾胃虚寒患者服用。但要注意,服用期间饮食清淡富有营养。不吃辛辣生冷油腻鱼腥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可应用的相关疾病有:
痛经 胃寒 呕吐 疝气 脾虚 泄泻 寒湿 泄泻 寒气 困脾 腹泻等

文章介绍的参桂理中丸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参桂理中丸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以上资料来自于网络 仅用于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