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流感热退仍需忌口
欢迎关注转发,共享中医文化
?“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出自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原文是在谈到湿热病时,对“面色苍者,须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
许多湿热类流感,中医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有时只需一副药就可以让体温降至正常,出现“热减身寒”,甚至还会出现大便变稀的情况。这个时候,千万不可认为是虚寒证而用温补剂,比如喝姜汤等,此因湿热之势虽有减弱,但并没有完全消退,犹如炉中之烟虽熄,其灰中仍有星星之火,若用温补剂,热势是会复燃的。
当然,这里的温补剂不能简单理解为温热类药物,温热类食物补品也容易造成热势复燃,体温反复。温热类食物主要是一些牛羊鸡肉、煎炸、烧烤、辛辣刺激、油腻甘甜。
所以,为了避免流感发热反复,必须要保证清淡饮食,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偏于火热或湿热体质的患者。中医古籍《医学心悟》记载保持清淡饮食的时间是“忌口旬日”,也就是十天左右。古人物质条件不丰富,都特别强调清淡饮食,在食品琳琅满目的现代,忌口更应该重视。
而许多人,尤其是老人,看到孩子感冒终于退热了,可要吃点好东西补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许多患儿因此而吃亏。健康,不是各种食品无限量的机械堆积,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根据特定时段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取舍。古人云: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人人都想健康,都想长寿,但仔细观察周围就会发现,长寿往往会光顾那些心态平和、生活方式合理、天生体质又不太差之人。不是谁吃的保健品多,谁舍得花钱谁长寿健康。
相关阅读:
咳嗽吃鸡,神仙难医
小儿感冒咳嗽后危险的七天
去“湿气”最好的方式是运动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