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黄煌经方医案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L女士,61岁,2011年6月26日初诊;形貌:身高且瘦,面色黄白相兼,双面峡有黑褐斑,唇暗淡。主诉:上腹部不适十年加重伴消瘦一年。病史:近十年来,患者常感上腹部不适,饱食后更甚,饥饿时亦有不适感,伴嗳气频频,治疗无效。近一年症状加重,且体重从55kg减到47.5kg,经检查未发现异常。就诊时症见:腕胀不适伴嗳气频频。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欠佳,多梦,大便偏稀,时完骨不化,受凉易腹泻,口干,小便偏黄,舌淡嫩,苔薄白。患者已经停经十年,年轻时有贫血史。查体:皮肤干,手部皮肤发黑,干枯,双下肢无水肿。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肉桂,红枣。处方: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炙甘草3g,姜半夏12g,厚朴12g,茯苓12g,苏梗12g,肉桂9g,红枣2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11年8月7日第二诊:上方共服14剂。药后上腹不适明显减轻,嗳气减轻。大便本已转干,无未消化食物。但食红豆,生黄瓜后上腹不适加重,且大便质溏,日行2次,仍感头晕乏力,夜寐尚安。处方:吴茱萸5g,党参10g,麦冬20g,姜半夏10g,生甘草5g,肉桂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牡丹皮10g,阿胶10g,干姜10g,红枣30g,柴胡10g,15剂,水煎服。每2日服一剂。2011年9月4日第三诊:上腹不适基本消失,大便成形,胃纳佳,体重增加2kg,面色转华,面颊黑褐斑减退,唇暗减轻。头晕乏力改善,睡眠好转,怕冷舌淡红,予上方去柴胡,7剂,水煎服,每2日服1剂。整理者按:(1)从经方体质角度看,患者体瘦,肤色黄白,且唇暗淡,舌淡嫩,过凉易泄来看。其基础体质为桂枝体质。初诊用桂枝汤与四逆散,半夏厚朴汤合方。取得近期疗效。在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后,改用温经汤,前者为对症治疗,后者为体质调理。体现了黄师对病治疗与体质治疗。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的有序思路。(2)温经汤的治疗作用很多,尤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为著。该患者的消化系统与全身不适症状,可以认为是更年期后期的机体功能衰退的表现。黄师指出;夏至后,尤其是秋,冬季,温经汤的使用几率增多。温经膏是更年期前后及初潮女孩月经不调的调理佳品。但需要注意,体型肥美且壮实,营养状态好,面色红润者及浮肿者勿用。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