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片,属温里药,性味大辛、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之功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浸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禁忌: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功效: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主治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腹痛便溏;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等病症。大剂量:一般不宜更大剂量使用,特殊情况可用至30g,所以你说的70克是会中毒的,不宜服用。 不建议服用。附片用量大。而且药物的应用需要中医的具体的辨证的。结合舌苔脉象的。你的情况还有阴虚火旺的情况的。往往不建议用助阳的药物的治疗的。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都是中药附子的炮制品,其它品种还有炮天雄、盐附子、刨附片、淡附片、生附片,熟附块等等. 白附片的炮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黑附片的炮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拌上红糖、菜油,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 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 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炮制后入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
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炮制后入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
意见建议: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所以您要对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