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更名药自学,以及写作背后的故事公号更名药自学,以及写作背后的故事今天不讲药品,也不讲中医知识,就是单纯来聊聊公号写作背后的一些事,毕竟作者也是个活生生的人。
公号运营至今,在更新了近九个月的药品分享后,我做了个重大决定:将公号名由原来的木子左,正式更名为:药自学。虽然原来的名字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看不出公号的定位,而药自学这个新名字,至少你看一眼就会知道,这个号肯定是写药品的。
这个注册时间是17年8月,但因为定位不清、断更、不会推广等各种原因,直到20年9月才真正开始运营。
当时的粉丝数刚好是108个,我还自称是一百单八将。
之所以会写药品也是个偶然,当时刚开通今日头条,本想分享一些药品知识,无奈需要专业认证,审核不通过只好放弃。
之后就把想法转移到公号上来,索性目前为止,公号分享药品知识也没有遇到什么违规的情况。
与此同时,知乎上的写作似乎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同样的文章发表在知乎上就时常被判定为可能包含医疗建议,违规次数多了,就发表得少了。
但是,我知道有一些读者就是从知乎上过来的,因为去年年底,我在知乎上更文还是很频繁的,至少也写了几十万字吧。
之所以写药自学栏目,是因为自己刚好从事这个行业,素材也比较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有的人真的缺乏药品知识,连药品和保健品都分不清楚,刚好可以分享一些常用的药品知识。
在写公号之前,还有过一段给其他医药公号投稿的经历,一篇文章大概千把字,稿费在两百元以上,最高的那篇赶上口罩热潮,实现单篇稿费1760元。有时候在看公号怎么涨粉的时候,也有一条方法是约稿,就是自己的公号也收别人的稿件,有时候我也在想要不要这么做?
如果粉丝里也有同行想投稿的,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投稿渠道,或者对我上面这个想法有建议的,也可以说说。
关于公号的排版呢,从最早的排版到现在的排版可谓天差地别,甚至最原始的排版我还保留着段首空两格的纸质排版模式。摸索过程中,也模仿过别人的公号排版,但是学得不像样,或者说不同的题材适合不同的排版,那些情感文的排版很好看,但不一定适合我。至始至终,我都坚持简单明了的排版,没有花花绿绿的字体,也没有无关紧要的图片,但又感觉缺少一点什么东西,你们来说说?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公号有留言功能。要知道18年年初之后申请的公号都是没有留言功能的。但又能怎么样呢?给我留言的粉丝还是很少。有时候,一篇文章出产了,很想知道别人看完是什么感觉,但偏偏又没人说话,好无奈。所以,有时候我就自己留言,甚至在关注回复中说明有言必回,其实我是能做到的,就看你们的了。
到目前为止,公号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运营,有时候更文也会觉得很累,不知道下期要写什么,也会考虑要写什么别人才有兴趣看?
有时候觉得,感觉这篇写得不错,可能会成为自己的“爆文”,满怀期待,但真的看到阅读量时,又瞬间失望了。
当然,也有时候觉得很平常的一篇文章,发表后却有很多阅读和分享,瞬间又欣喜若狂,觉得更有信心了。不过说实话,自从写了公号之后,发现自己的进步也是很大的。以前很多药品功效都是一知半解,现在要通过自己的话去分享一个药品,就必然要去认真地学习,而学习过程中,就会学到很多新知识。
写药品经常要查资料,我都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这个网站,不管是药品还是疾病都有全面的概述。如果这个网站缺少资料,也会在360百科查询,反正就是很少用百度。
所以呢,如果你们平常要查询药品或疾病的时候,也可以上那个网站,至少比百度出来的强多了。
正常情况下,一篇文章从写作、找素材到排版,再到可以发表,一般需要两个多小时,如果涉及需要找资料的,则会更久。
因为经常坐在电脑前,加上刚开始那段时间日更,经常伏案三四个小时,现在落下了肩周炎的毛病,时常就会左肩疼痛。
大概每个公号主都这样的梦想吧,想象着未来公号粉丝破万,然后实现月入过千。
现在呢,据我这不会推广、不会互粉的号主来说,只能是个梦,甚至想都不敢想。
毕竟,我的粉丝增长可谓龟速,一天三四个,最多的时候有二十来个,当然那肯定是写出阅读量比较高的文字了。
至于收入呢,目前只实现了最低配,也就是流量主,收入大概在一天两三元左右,约等于一个肉包的钱。还有一点就是公号赞赏功能,其实这个功能很早就有了,只不过我都没用。也有人劝我开通赞赏功能,但总觉得自己的文字不配,开个赞赏却没有赏,那得多尴尬啊。
但是,我真心希望粉丝都是为了文字而来的,希望你们或多或少能从这里学到一点新知识,毕竟我也只会写点文字了。
一小时时间又罗里吧嗦了这么多,现在该你们说说了,有什么话尽管畅所欲言吧。
药自学栏目开始更新啦这些年,我尝试过的药
汇集药品知识,专注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