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零起点学中医 / 正文

缺氧队,疯狂川藏行

缺氧队,疯狂川藏行缺氧队,疯狂川藏行

Day25:通麦—鲁朗—色季拉山—八一 145km
昨晚睡得晚,起床时已经八点钟。我和喵喵是骑车的,所以在九点半就出发了。
有了摩托当后勤队伍,今天我和喵喵破纪录地骑着空车,你绝对没看错,是空车!
刚出通麦镇,就是14公里左右的通麦天险。沿着通麦天险路段出来,一边是咆哮的江水,一边是陡峭的崖壁,中间骑行的还是极烂的土路,具有“窄、烂、险”的特点,艰险与挑战并存。

通麦天险,号称“通麦坟场”,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在波密和八一之间,全长14公里,这段路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里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行走川藏南线,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
我们小心翼翼地骑着,甩掉了厚重的驼包,我们以超乎平常的速度前进,毫无压力赶超了早出发的队伍。看着我们空车骑行,骑友们纷纷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艰难的通麦天险终于在两点钟通过,我看到排龙天险也是飘在危崖边的乱石路,道路破烂不堪,宽不到3米,落石遍布,只能容一辆车单向通行。骑行者每次会车,都有被挤到深渊或是压扁在崖壁的风险。

此刻的我们已经饥肠辘辘,车子却空空如也,摩托车队还没有赶上来。停在路边休息时,喵喵不知从哪蹭来一瓶八宝粥给我,那个感动啊!
准备出发时,身后的摩托车声传来,原来是我们的摩托队到了。于是,创下川藏线新突破的时刻:我们将单车用绳子绑在摩托后拉着走。在我和大飞第一轮的拖车试验成功后,喵喵和丢丢也顺利上路。

川藏线上,我们疯狂的举动:上坡摩托拉着单车以30码匀速前进。心想着这会是川藏线上历史性的改写吧,还是单车史上不同的一页!单车上坡30码的速度是什么概念?那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了。

一路上,树漫青山,川流交错,有绵延百里终年苍翠的原始森林,漫山的花儿开得正艳。我们疯狂地和其他队友打招呼,他们投来乱七八糟的目光……20公里的上坡毫无压力,半个多小时就走完了。
抵达鲁朗后,我们停在路边吃午饭。说是午饭,但此刻已经四点多。吃着有名的石锅鸡,回味路上的境遇,是多么疯狂的事情!

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中。鲁朗意为“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至今民间流传着“到了工布鲁朗,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的赞誉。
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昆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野花怒放,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吃完180元的石锅鸡继续赶路,平常只吃一二十元的炒菜,今天的伙食算是奢侈。比起其他队友,我们这一路上算是腐败一族了。

因为今天我们要走别人两天的路程,所以又是20公里的上坡,依然拖车前进。接近傍晚,寒风刺骨,远处的雪山依旧傲然挺立,展现出它的巍峨与俊伟,皑皑白雪映照着天空一片明亮。
色季拉山顶上,我们高举单车记录下了难忘的一幕幕。时间比较紧,没来得及欣赏远方的雪山,匆匆而过。30公里的长坡,一溜到底,暴爽的感觉。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其西坡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9点钟到达八一县,小白已经在八一等我们两天了,那个姑娘搭车不少。顺利住进房间后,十点钟吃晚饭,饭桌上依然是悠然自得地讲述着路上的趣事……

//往期推荐//

翻越安久拉山

然乌湖,美不胜收

川藏艰险,他乡遇老乡


点赞、留言、分享都是随我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