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味药,压住失眠之“鬼”!这个唐代古方牛在哪?
我们来说什么呢?说一张中医世界里非常有名气的重镇安神之方剂。什么叫“重镇”安神?“重镇”二字如何理解?说起来很简单。假设我们的失眠,是由于心中有了一个扰人睡眠的“小鬼”。那这个方子,就仿佛一座大山,把这只小鬼重重压下去,永世不得翻身。这和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差不了几分。
更妙的是,这座“山”,只用区区三味药组成。这个小方子,就是唐代《备急千金要方》里面的磁朱丸。它是很值得品味的一张方子。方见——磁石60克,朱砂30克,神曲120克,现代用法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它是怎么镇压失眠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常见的失眠症候。
接下来看朱砂。朱砂,有的方书里面写作光明砂。但是一般都用朱砂了。朱砂直入心经,可以清心安神。你的心神不是因为肾水无法接济、心火过亢而浮越不安吗?那好,这个朱砂就专门清心火,震摄你的心神,令他安顿下来。如果说磁石滋阴潜阳是基础,那朱砂清心热安心神就是锦上添花,两者配合,效果更好。关于朱砂的功效,古人也总结:“朱砂体阳而性阴,能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
磁石和朱砂,一个管肾,一个管心,一个滋肾水,一个清心火,两相配合,值得期待。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古人通过对人体自身某些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时气的出入、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等的观察,产生了对气的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加之在气功锻炼中体悟到的气在体内的流动,于是在朴素认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联想、抽象和纯化,逐渐形成了人体之气是人体中的能流动的细微物质的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对人体之气的来源、功能、运动规律和形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建立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往期精彩回顾:
这古方,肾阴阳两虚均可治!
10种健脾胃的中成药,哪种适合你?
“健脾”系列中成药,你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