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情绪与内外气血
很多人天生不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时刻受情绪这个恶魔影响。
胃胀、打嗝、便秘、失眠、月经紊乱等等各种身心疾病。
特别是女性,未结婚前就如此,我都会说,要是结婚了可得了。
家庭琐事教育孩子,这些烦恼可比未婚单身时的多的多,要是不懂得调节情绪,以后身体好不了。
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局者迷。
还是要修身修心。
有人说识神是后天的心性,是身体的反应。我们的情绪是身体的应激反应,气血不强大,神识易动,易怒易嗔。
这话非常对。
所以临床可见,很多患者中药调理后反馈心情变好,情绪稳定。
情绪不好,有可能是肝气郁结、肝血亏虚、肝郁脾虚、水不涵木,对症下药,气血平和充盈,精神内守。
但是难道就只能依靠药物控制吗?
我常常强调人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听之任之。
情绪不畅和气血失调是互为因果,鸡与蛋的关系。
并不只是气血失调是因,情绪不畅是果。
情绪会反噬我们的身体。
比如我自己,从小是个虚人。当我上研究生时在门诊上班,遇到医闹,单纯性被攻击,气的我手抖心慌,自那以后我只要情绪波动就会手抖心慌,所以我暗示自己不要生气不要激动。我睡觉前兴奋也会心慌失眠,我就安排自己睡觉前一两个小时内不要兴奋,尽量平静。
人元气就那么点,本来就要加倍呵护,省着点用,一发脾气,就像把火,把本来的那点元气给提前燃尽了。
而控制情绪,修身养性,就如内家修炼功法,何尝不是在温润充盈我们的元神?
所以,虽然很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倡导躺平,但是人可以选择如何更舒适地躺平。
发挥主观能动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