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妇科学资料 / 正文

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

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

点击上方蓝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该病常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大致分为3种类型:腹膜型、卵巢型以及深部浸润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盆腔疼痛、不孕、月经增多等,患者一般只在长期不孕或日常生活中感到强烈不适或疼痛时才就诊发现,但也有少数人无症状。某些特征性症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有预测价值。
70%~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对于育龄期妇女出现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时,可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深部浸润型患者因病灶主要分布在后盆腔,患者的疼痛更为广泛和严重。
通常仅根据这些症状不能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却是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因此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需要对其表现的各类疼痛具有一定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患者的痛经等症状容易被忽略。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青春期已经有症状,特别是痛经较多。但青少年患者可能因为家长或自己认为痛经是正常现象,无需就诊,以及就诊医生认为痛经属于常见情况,从而对年轻患者,特别是无性生活史者,缺乏必要检查,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延迟。因此需要加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科普宣传教育可能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