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诊治思路举例
患者陈述病史两日,但是据所列症状群,推测之前已经有轻微症状群,但是患者未引起重视。这个点务必注意,很多严重问题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症状轻微。假如不能根据症状群及理化检查,判断病情发展趋势,则很容易误诊漏诊。
患者出现恶寒高热咳嗽,服用药物后汗出热不解。这是又是一个转键点。之前怕冷周身不适,考虑寒邪闭表,气血运行不畅,病位在太阳,以麻桂剂用之,符合病位病性要求。此时,恶寒已去,热象仍在,出现气粗痰黄喜冷饮。根据症状群总体趋于热象,考虑病位向阳明转化。由于患者出现便秘尿黄口渴胸疼,而恶寒消失,因此不考虑太阳阳明,考虑正阳明病或少阳阳病。但症状群内没有明确的痞满腹胀之类,所以不是一个典型正阳明病,而是有发展为正阳明的状态。
病位已定,再说病性。黄痰多口渴尿黄,说明热生不仅伤津液,且出现病理产物痰。出现胸疼,表明有伤血生瘀。基于上面病位病性,治法先清热化痰散瘀。具体方剂考虑白虎汤合千金苇茎汤。如痰热互结严重,考虑小陷胸汤之类。热退后,若痰少而难出,食欲不振、乏力少言之类,则以补气养阴为主,如麦门冬汤加减;若出现痰少易出,身寒肢冷,则温阳补气为主,如小青龙汤加减。
诊疗疾病,首先要根据症状群,判断病位病性,然后再判断疾病发展趋势。判断基本公式为已知条件ABC,且条件之间有关联性,则推断结论D。其次一定要明确D这种状态,是会因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得有预判性,才能治疗更加精准。
以上是在知乎上回答,复制粘贴过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