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使用指南9条
:今天学习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陈皮”临床论治备参9条,值得学习与收藏。
一
陈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陈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
一说本品同补气药则益气,同泄气药则破气,同消痰药则能去痰,同消食药则能化食,各从其类以为用。
二
陈皮同白术(一说同人参、白术)则补脾胃;同甘草(一说同人参、甘草)则补肺;同白术、半夏,则渗湿而健胃;同白术、甘草,则补脾而益胃。
三
陈皮同竹茹、芩、连,治因热之呃逆;同干姜、桂、附,治因寒之呃逆。
补中用之以益气,二陈用之以除痰,干葛用之以清胃解酲,平胃用之以消食去湿。
四
陈皮同杏仁治大肠气秘,同桃仁治大肠血秘,皆取其通滞之力。
五
陈皮辛温而苦,能利水谷,为脾肺之散药泄药;生姜辛而微温,为肺胃之散药升药,二物有相须之益,故常并用。
六
凡补药、涩药,必用陈皮以利气。
七
陈皮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宣壅;青皮专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功。
八
中气虚,气不归原者,陈皮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
九
陈皮30~60克,配甘草10~15克,水煎,入食盐少许服,治胃失和降的习惯性便秘。
应用陈皮指征:素有胃病,消化不良,腹时胀闷者。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3。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药食同源的“乌梅”,你怎么用?
药食同源的“莲子”,功效很强大哦!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 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