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使用指南13条,速速收藏
:春节将至,希望您也从“独活”看到了“当归”。
一
当归其用有三:心经药,和血,治诸病夜甚。
二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症。
又同人参、黄芪则补气而生血;同牵牛、大黄则行气而破血;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
一说归、芍同用,可以养血而敛血;归、芎同用,可以养血而补血;归、术同用,可以养血而生血。
用之凉血,非配生地、黄芩、黄连不能凉;用之止血,非配地榆、乌梅、姜炭不能止;用之破血,非配三棱、莪术、桃仁、桂枝不能破;用之清血,非配蒲黄、山栀不能清。
三
当归与白术、白芍、生地同用,则能滋阴补肾;与川芎同用,则能上行头角,治血虚头疼,再入白芍、木香少许,则生肝血以养心血;
同诸血药入以薏苡仁、牛膝,则下行足膝,而治血不荣筋;同诸血药入以人参、川乌、乌药、薏苡仁之类,则能荣一身之表,以治一身筋寒毒。
四
诸疮以当归、黄连为君,连翘、甘草、黄芩为佐。
五
妇人肥胖,是血化为痰,可用当归配大黄,皆用姜汁浸,并佐以利水道药,有效。
六
白芍与当归均有补血、柔肝、止痛作用,两药相合,可谓相辅相成的相须关系,然而白芍与当归伍用,尚有相反相成、优势互补的配伍关系,白芍养阴,当归养血,两药合用阴血同补。
另外,白芍性静主守,当归性动主走,养血敛阴不至于血滞,行血活血而又不至于动血劫阴,两药相合,补偏救弊,相反又相成。
在古方逍遥散、芍药汤和温经汤中,均有当归与白芍这对配伍。
七
以当归合桃仁、杏仁治疗胃脘痛及溃疡病,可促进溃疡病灶的修复,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对胃脘痛已久,伴有瘀血者尤宜。
八
治疗下痢日久,脾虚气弱,中焦寒湿阻滞者,常用当归配白芍。水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当归之滑。然当归用量宜大,一般用20~30克,重则用90~120克。
九
治疗肝炎、肝硬化,当归为首选药物,可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肝恶变。
十
当归50克,配黄芪30克,焦三仙20克,烘干研粉,早晚各服6克,治贫血、脱发(斑秃初起);
当归50克,配白芍30克,柴胡、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5克,薄荷3克,烘干研末,早晚各服6克,治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神经官能症,以及对周围环境有轻度不正常感觉(类似癔病)。
当归以新者、肥大者为佳,陈旧者(油当归)只能作润大便用。
水煎当归宜当日服,隔夜不服;当归宜配焦三仙,特别是消化不良者,更宜配伍消食药,慢性病应坚持服药,若服药过程中感受外邪发烧者,应停药。
十一
对于水血互阻之月经病,如月经量少、闭经、经期浮肿等,均可以当归配泽泻,随证加减,可获显效。
十二
妇女排卵期,患者阴道涂片提示雌激素水平呈中、高影响者,可用当归促排卵。
十三
当归,肥胖之人、痰湿重者不宜用;肝硬化有腹水者不宜用,用后水增多。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3。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当归是一味止咳药,你知道吗?
当归真的是“妇科之圣药”吗?
痛经第一方:当归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