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急病慢病都能治的针法——颊针疗法

急病慢病都能治的针法——颊针疗法颊针疗法是由王永洲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的一种针刺疗法,在随后的30余年临床实践中,王老师及其团队成员以十余万包括全世界多个种族患者的成功治疗为基础,系统挖掘与整理,融汇中西,自成体系,在2017年广东省中医院第九届杏林寻宝节目中展示并进一步在全院推广。

颊针疗法属于微针疗法的一种,是传统针刺疗法的一个分支。颊针疗法的核心原理主要包括以下理论:

1

气街理论

颊针选择头的面颊部作为治疗全身疾病的微针系统,是从气街理论出发。《灵枢卫气》指出:“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说明头、胸、腹、胫四个地方是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重要部位,气机在此处可以贯通经络、连通全身。

2
全息理论

早在《灵枢五色》中就有面诊的详细记载,提示面部存在一个可以反映全身信息的全息系统,而王永洲老师在大量的可重复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提炼挖掘出一个包括整个脏腑系统的完整的全息系统,颊针治疗就是基于此系统而进行施治的。

3
经络理论

面颊部主要为手足阳明经和手足少阳经所经过与覆盖,阳明多气多血,少阳为枢机调节。《素问热论》中“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三焦为人体元气之通道,胆主枢之启动运转,二者有启运阳气、络合脏腑、沟通表里、调平情志、决断应变之功能,同时任督二脉也循头而过,贯通人体之阴阳。

4
神经理论

颊针区域分布着三叉神经和面神经两条脑神经,一个主要控制感觉,一个主要管理运动。这两条神经构成颊针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

5
大三焦理论

三焦在中医学里具有特殊性,它通过元气的运行而整合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区别于“决渎之官”的三焦理论,王永洲老师基于《中藏经》中关于三焦气化理论,挖掘出颊针系统的大三焦理论,提出三焦气化过程以元气为主轴,一气周流,木升金降,水火相济,中土斡旋,调控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五志七情,大三焦体现了中医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
握,是平行于藏象系统的独立系统。

6

心身理论

颊针疗法以“心身合一”为原则理解完整生命,五脏系统成为“五神藏”,它以气为自然纽带,连接和统一了人的形和神之间的关系,以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为轴,对五脏为核心的躯体和情志为代表的精神进行同步干预,结合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有机调节、同步优化生理功能与心理状态,从养生预防到治疗调理,贯彻心身同治。

基于以上理论,颊针疗法确定了 16 个标准穴,以勾勒出面部人体全息图,依照全息图,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在相应部位增选全息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杏林绝活》

《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

本书为广东省中医院10年来“杏林寻宝”工作引进与传承的40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汇编,涵盖了针、砭、灸、药、导引、按摩以及诊法等多个技术门类。该书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中医学在多个领域内的独特技术内涵,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可靠,入选技术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这些特色技术经过了临床实践的验证,编写单位有关同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具有较为可观的推广价值。为了便于传播,本书采用了相对统一的编写体例,适配相应的视频内容,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读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购书请扫码或者点“”

扫码可购书中医出版出品干货、干货、都是干货!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经方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 “鬼手神针”石学敏的针灸精华,都在这本书里了……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