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怎么用?
:今天学习女科之主帅“香附”的用法13则。
一
香附,开气郁、调血滞之药,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二
凡人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臣以参、芪,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
三
香附于血中行气,则血以和而生;血以和而生,则气有所依而健运不穷,是之谓生血,是之谓益气。
用此于补血药味中,乃能使旧血和而新血生;即气虚而事补益者,亦借此为先导,去虚中之滞,此即所谓香附去虚怯甚速之义。
四
香附得参、术则补气;得归、地则补;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川芎、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黄连则能降火热;
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补骨脂则引气归原;得厚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得三棱、莪术则消磨积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
一说本品同砂仁、甘草,治一切气滞症;同乌药、甘草,治一切心腹刺痛。
五
香附得夏枯草,治睛痛;得藿香、甘草,治妊娠恶阻;得高良姜,治心脾冷痛。
六
香附见延胡索则破气,见桃仁则破血。
七
香附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
八
香附治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须辅之以益血凉血之药,气虚者兼入补气药,乃可奏功。
又气郁多用香附,气弱而郁者,必同补剂而用;火伤元气以致者,又须降火之剂,而以此佐之。若概谓开气之郁,反以燥助火,而气愈弱愈郁矣,明者审之。
九
香附惟气实而血不大虚者宜之,不然,损其气,燥其血,愈致其疾。惜乎未有发明,而世俗多受女科圣药一句之累矣。
十
香附,妙在制法,得其所宜,故古方有盐、醋、酒、(童)便四法之制,各因其所用也。
如心腹攻痛,积聚痞块,坚实而不消者,宜用盐制,盐之味咸,咸能润下,咸能软坚也;
若胎前产后,崩漏淋带,污浊而不清者,宜用醋制,醋之味酸而辛,酸可以敛新血,辛可以推陈物也;
若跌仆损伤,或肿毒未溃,瘀血死血留滞而不散者,宜用酒制,酒之性温而善行,温能通血脉,行能逐留滞也;
至如便制之法,童便阴之质也,阳之用也,味咸而降,若血虚之证,或兼气有所郁,以致血脉衰少,夜热骨蒸者,非童便不能养其血,非香附不能行其气也。
一说香附入童便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妙,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行经络,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
十一
香附配川芎合用,肝胆气郁才能推动,故肝胆气机郁滞诸证常恃为要药。
胸胁胀痛、月经延期、痛经、闭经、经期头痛等,均可随证选用。
十二
香附配柴胡、当归、白芍、青皮、桔梗,治经前乳房胀痛,有效有不效。经量多者用之有效,经量少者用之无效,可改用一贯煎。
十三
月经痛原因很多,治法各不相同,但通气止痛是各种治法所必需的,以香附通气止痛最为适宜,再加延胡索、川楝子、益母草各15克,莪术9克,煎汤温服,止痛甚好。
痛经缓解时,可用香附配当归、白芍、川芎等药同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3。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香附,怎么用?
益母草,谁说它只是妇科良药!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这句话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