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清肠胃,一穴必达

清肠胃,一穴必达
中脘位于上腹部,属于任脉,针灸学将其定为胃募、腑会穴,是一个全方位治疗胃病、通调腑气的主穴。六腑以通为顺,胃是六腑之中心,胃气一通,六腑皆通(古谓“若要长生、胃肠要清”)。有和胃止痛、通调腑气、理气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

主治以胃为主的消化系统病证,诸如食欲不振、胃痛、反酸、恶心或呕吐(包括孕吐)、呃逆、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阑尾炎、肠梗阻、便血及各种肝胆疾病。对于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的病证,具有寒可温、热可清、虚可补、实可泻的特点,体现了中脘穴对消化系统病证治疗中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

此外,中脘还是一个化痰要穴,对于呼吸系统病证的咳嗽、哮喘、痰多;神经系统的失眠、癫狂、癔症、抑郁症等有宣肺化痰、醒脑开窍的治疗效果。

对于头重、眩晕、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荨麻疹、单纯性肥胖、产后血晕、子宫脱垂、子宫异位(配阳池穴)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注意:中脘穴的操作,除了针灸、拔罐、刮痧、皮肤针叩刺等方法以外,绝大多数病证和保健都需要顺时针摩腹,仅极少数情况下才逆时针摩腹。

本文选自《针灸解惑(第2版)》

(扫码下单)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针灸解惑》第二版,作者:王启才,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成分不明的活血药——桃仁,偏偏临床疗效好的很!

大师级的脉学专著,竟然很多人不知道!!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