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伤寒论》背诵攻擂大赛,冠亚季军产生了!(文末有福利!)
:全文背诵《伤寒论》,你需要多长时间?
回归中医经典,传承仲景之志!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肖相如老师、诵明书院李远清院长、首届擂主徐艳共同发起,由诵明书院主办的“第二届伤寒全本398条背诵攻擂大赛”已于2021年11月初圆满结束!
第二届大赛冠亚季军已产生,这张成绩单太惊艳了!
一起来看大赛详情!
首届擂主
肖相如老师的弟子徐艳,在2019年6月的肖师师门学术研讨会上,现场直播,总用时45分32秒,完成了伤寒论全本398条的背诵,获得冠军,赢得全场掌声和赞美!徐艳是伤寒背诵挑战大赛的首届擂主,今后举办伤寒背诵大赛,选手能否进入初赛,均以徐艳的成绩为标准。
(师父肖相如亲自为冠军徐艳颁发奖牌)
点击文章,了解详情:“全程直播,45分32秒全本背伤寒, 她是怎么做到的?”
本次大赛攻擂战队集结
2021年7月1日,发布第二届伤寒背诵攻擂大赛通知,截止报名日期至7月31日,总计报名:72个战队,550人参与背诵大赛,人员遍布全国18个省份。每支战队至少6人,最多10人,大家背诵经典热情高涨。
点击文章链接,查看战队风采:“伤寒背诵大赛即将截止报名,最后1周时间,错过等1年”。
战队备考
2021年8月1日-9月15日,是备考时期。从8月1号起,书院制定背诵计划,组织大家背诵,参与背诵人员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我背诵计划,调整背诵进度。
战队小组内,大家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志,在队长的带领下,从打卡签到,到制定每天的背诵任务,我们斗志昂扬,坚定信心,比学赶超,相互鼓励、督促,开启了奋战模式,伤寒论背诵如火如荼。
(战队备考在群内督促背诵)
9月,进入攻擂月,9月15日前,72支战队共推举出41位攻擂选手,准备攻擂!
本次攻擂大赛实行分组比赛,由于大家的年龄、职业、记忆力等各有差别,为了更加公平,参赛战队将分为学生战队组和医务工作者战队组,两大战队组分别进行比赛。即学生和学生比赛,医务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比赛,分别评出冠亚季军。
攻擂挑战
9月15日,攻擂大赛第一天开启,在监考人员的监考下,在广大网友的监督和互动下,攻擂选手全程网络直播,开启攻擂!历时一个月的精心筹备,共赴伤寒挑战之约!
(在广大网友监督互动下,参赛人员直播间背诵攻擂)
9月28日,成绩复核开始。诵明书院开始组织复核人员,根据监考老师反馈以及参赛选手视频回放,复核大家的成绩,最终有30人攻擂成功,成绩超过首届擂主徐艳,初赛胜出。
冠亚季军产生
肖相如老师和诵明书院李院长看到大家的成绩后,非常欣慰,知道中医后继有人了,肖老师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走正岐黄路,护好杏林春!最终对学生战队组和医务工作者战队组,分别从背诵时间、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综合考核,评选出冠亚季军。
学生战队组获奖榜单▼
医务工作者战队获奖榜单▼
9月28日-10月15日,冠亚季军成绩全网公示,并提供冠军亚军季军参赛视频查看,在确定无异议后,第二届伤寒论背诵攻擂大赛,学生战队和医务战队的冠军、亚军、季军正式产生。
恭喜以上获奖人员和获奖战队,以及所有参与的战队和队员,回归中医经典,传承仲景之志,你们都是好样的!
奖品详情
冠军、亚军、季军的获奖奖金,以及所在战队的获奖礼品,由诵明书院负责活动工作人员,亲自发给冠军、亚军、季军!
图为诵明书院为本届伤寒挑战大赛获奖者颁奖截图,奖品发布详情如下:
冠军2人
冠军郑鼎元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5000元。
冠军李华歆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5000元。
+肖相如师门特制礼物:伤寒论原序竹简一套。
冠军战队奖励:同大赛前100名奖励。
亚军2人
亚军徐泽成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2000元。
亚军吴彬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2000元。
+肖相如师门特制礼物:伤寒论原序竹简一套。
亚军战队奖励:同大赛前100名奖励。
季军2人
季军朱钧泽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1000元。
季军安瑶颁发奖牌,并奖励现金1000元。
2、肖相如师门特制礼物:伤寒论原序竹简一套。
季军战队奖励:同大赛前100名奖励。
传承经典 一往无前
诵明书院主办的首届伤寒背诵攻擂大赛虽已结束,但中医人背伤寒的热情并未减退,无论是否夺冠,只要加入战队,只要开口背伤寒,就一定会有收获!每个人的起点参差不齐,但是学好中医的心是一样的。
这次伤寒背诵大赛的举行,让我们清楚看到了中医的未来和希望,在中医有志之士的共同感召之下,更多中医人加入背伤寒的队伍中!
回归中医经典,传承仲景之志!让我们以赛促背,以文会友,带着责任与使命,为中医事业添砖加瓦!让先师的《伤寒论》成为中医路上的指路明灯,中医人,加油!
文末福利
你可能无数次的下定决心背诵伤寒论,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完成!
在30分钟以内,在全程直播的情况下,背完《伤寒论》全本398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加诵明书院客服微信备注冠军给您发送
冠亚季军伤寒大赛直播视频
并有机会领取《伤寒论398条拼音版》电子书
▼▼
让我们以文会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