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妇科病外治法指南 —— 冷敷与灸法、纳法(下)

妇科病外治法指南 —— 冷敷与灸法、纳法(下)
:今天继续学习哈荔田先生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外治法。

文章推荐星级:
医生医学生:★★★★★
中医爱好者:★★★★★
非医伙伴们:★★★☆☆
(诊断明确后,可以尝试使用中药外治法治疗哦!)

1

冷敷与灸法

妊娠恶阻,食入辄吐,服药亦吐者,嘱患者服药后,即以冷水浸过之湿毛巾敷于颈、胸部,可防止吐药;或依《千金方》法,艾灸间使穴(掌后3寸),15分钟亦有效。

方一: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生大黄各9克

主治:适用于急性乳腺炎。

用法:乳房红肿热痛尚未破溃时,可煎汤乘热溻渍患处。

方二:黄柏10克,白花6克,荆芥6克

功用:解毒消炎,散结止痛。

主治:急性乳腺炎初期有硬结者。 '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醋水各半,调成糊状,敷患处。

方三:一粒珠(成药)

功用:消肿解毒。

主治:乳痈乳岩,红肿疼痛,初起未溃者可消,有脓者易溃易敛。

用法:捣碎,醋调成稀糊状,敷患处。

方四:山慈菇15克,白芷、鹿角、血竭各9克,麝香0.5克

功用:通络下乳,散结止疼。

主治:乳癖(乳腺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

此外,一些民间单方、验方,如仙人掌捣泥外敷,鲜蒲公英捣泥外敷,五倍子研末醋调外敷等等,用治急性乳腺炎,也有较好效果,均可采用。

2

纳 法

方一:黄柏、枯矾、青黛

功用:解毒消炎,燥湿止痒。

主治:宫颈炎。

用法:上药等分为末,以消毒棉球蘸饱药粉,用线系住,纳于阴道宫颈面。晩上用药,次晨取出。如能用喷撒器喷撒患处尤佳。

【按语】本方用以治宫颈炎效果良好,重度亦可配合内服药治疗。

方中枯矾性味酸涩微寒,功能燥湿解毒,杀虫止痒。外用适于痈肿疮疡、痔漏、脱肛、外阴瘙痒、阴道炎、宫颈炎等症,与黄柏、青黛配合应用,则消炎解毒之力尤著。

又单以黄柏15克,青黛5克,制成片剂,纳入阴道内,用于化脓性阴道炎,及宫颈癌患者激光治疗后之阴道炎性反应,以防止粘连,效果较好。

方二:白矾57克,乳香、没药各9克,蛇床子4.2克,钟乳石13.5克,雄黄13.5克,硼砂1.2克,硇砂0.9克,儿茶10.5克,血竭7.5克,樟丹16.5克,梅片10.5克,黄柏9克,麝香1.2克

功用:燥湿解毒,敛疮生肌。

主治:宫颈炎、盆腔炎。

用法:以水两碗,煮白矾至沸,候略呈稠糊状,再入过80目筛的乳香、没药、蛇床子、钟乳石、雄黄、硼砂、儿茶、黄柏等药,并加水3~5匙,煮沸入樟丹、血竭细粉,复加水2匙,煮沸,入麝香、冰片,搅拌制成直径1.5厘米,厚2厘米之药锭,备用。

治疗时,宫颈炎患者,可纳入阴道,贴在宫颈上,再以消毒的带线棉球固定之;盆腔炎患者,则纳入左右穹窿部。每2日更换1次。

如制成粉剂,用喷撒器将药直接喷撒宫颈及穹窿部效果尤佳,用药前先以温水坐浴。

方三:花椒、大盐(炒热)

功用:温阳散寒,止痛。

主治:妇女感寒阴缩。

用法:上药适量,布包并捣碎,棉裹如弹丸大小,纳入阴道。

【按语】阴缩一证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肝脉……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

阴缩即前阴内缩,原指男子阴囊或阴茎抽缩之病,女子阴户内缩也称为阴缩。

此证多因寒入厥阴所致,症见阴道抽缩、痛引小腹、四肢厥冷等症。如《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说:“妇人亦有阴缩之病,则阴户急,痛引入小腹是也。”

个人临床用于温散厥阴寒邪时,以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本方外治,症轻者单用本法也有效。

若因大吐大泻后,元气虚陷,阴缩肢冷,面黑气喘,冷汗淋漓,甚则昏不识人者,须急予回阳固脱,以四逆加参汤内服,也可配合本法外治。

如因热入厥阴而致者,则本法不宜使用。

本方中,胡椒性味辛热,《本草汇要》谓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具有温阳散寒、下气消痰、止痛之功,常用于夏月冷泻及霍乱;风冷入脏,心腹疼痛、呕吐清水,以及尿频、尿痛等症,内服外用均可。

又《韩氏医通》、《卫生简易方》均以本品外用,治风、虫、客寒,三种牙痛;《多能鄙事》用本品研末调敷,治蜈蚣咬伤。

食盐,咸寒,炒黄则具温性。《日华子本草》谓能“暖水脏,主霍乱心痛……通大小便,小儿疝气。”《医林篡要》谓其“熟用,活血去瘀”。

本品炒后外用,温散寒邪,解毒止痛。

如《方脉正宗》用以炒热敷脐下,“治阳脱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急痛,冷汗气喘”。

《梅师集验方》以棉裹热盐,敷治阴部虫生疮。

二药配合应用,则能加强散风寒、暖下元、止抽痛之力,备药不及时,可用为应急措施。

兹举一例如下:

昔治刘氏妇,年三十许。

于风雪之夜,入厕小解,觉寒砭骨,夜半即感周身不适。慄慄畏寒,衾多不解,少腹拘急,次第加重。翌晨骤感阴户紧缩,牵及少腹疼痛,冷汗阵出,四肢厥冷,家人急来迎治。

予谓:此阴寒客于下部,滞于肝脉。

嘱用花椒十粒,大盐一撮炒热,布包,捣碎,再以绵裹如弹丸大,纳入阴中,并以暖水袋敷于脐下关元穴处。

又予一内服方:桂枝9克,吴萸6克,熟附子9克,白芍15克,细辛3克,防风6克,乌药6克,甘草6克,两剂。

次日患者来谢,病已霍然若失。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哈荔田——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哈孝贤、谷金红、哈小博整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中医外科为什么没有发展?| 解惑
十二“经络”俱损的外科病证,该怎么治疗?
小朋友病了吃不下药怎么办?中医外治或许是个好办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