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渊雷:“调胃承气汤”中西汇通之讲解
:陆渊雷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中医学家,在学术上主张远西的理法和中土的方术糅合为一。本文是陆倓、陈平整理的陆渊雷先生结合现代药理和中医本草,对调胃承气汤进行的一番阐述,现在看来仍然有临床指导作用,学习一下吧!
调胃承气汤为泻下之剂,其药味为大黄、芒硝、甘草三味。甘草非本方之主要药,可暂置勿论。
大黄、芒硝之性效,俱经科学证明,可据之而略言焉。
1
大 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大黄之地下茎。
其性效:
1. 专于刺激肠管以亢进其蠕动,增加其粘液之分泌,使肠内容物迅速下移,以致泻利。
2. 其刺激颇缓和,仅限于肠管内壁之表面,故泻利而腹不甚痛。
3. 肠蠕动亢进时,常引起肠部之充血及炎症,至其邻接脏器充血,女子则引起月经过多、崩漏、早产等病。(其性效共列六条,余三条从略)
以上三条,与本草所载主治相符合。
考之本草:
《本经》云:大黄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
《别录》云: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
大明云:泄壅滞。
甄权云:利大小肠。
元素云:泻诸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下痞满。
按:以上皆新药理第1、2两条之作用也。
《本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
《别录》云: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甄权云:通女子经候。
大明云:调血脉,利关节。
按:以上皆第3条之作用也。
2
芒 硝
芒硝,为硫酸钠之含水结晶体。
其性效:
1. 能保持二十倍之水溶液,内服后,不被吸收,使粪便因而稀薄。然肠中水分既多,蠕动亦因而亢进。
2. 若服浓厚溶液,水与芒硝之比例,不足二十倍时,能吸收体内水分,使肠粘液之分泌增加,以自稀释。
3. 服后绝难吸收。然若内服少量而安坐静卧,则亦徐徐吸收。若此者,不发泻利而显利尿作用。
4. 能亢进门脉管之血行,组织液之流通,影响于肝脏之营养,故能治充血及胆石黄疸等肝脏疾患。
5. 对于热性病及远隔脏器之炎症,有消炎作用。惟肠壁内外有炎症或溃疡者不可用。
考之本草:
《本经》云: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别录》云:胃中食饮热结。
甄权云:治腹胀,大小便不通。
按:此皆科学新药理第1条之作用也。
《别录》云:停痰痞满。
又云:腹中痰实结搏。
大明云:通泄五脏。
按:以主皆第2条之作用也。
《别录》云:利大小肠,破五淋。
按:此皆第3条之作用也。
又云:通经脉。
时珍云:下瘰疬黄疸。
按:以上皆第4条之作用也。
大明云:治肿毒,排脓。
时珍云:傅膝疮。
按:以上皆第5条之作用也。
3
调胃承气汤合硝黄以成方,一方面使肠中富有水分,既能燥屎,亦当软化,一方面急速蠕动以排除之,故泻下之力甚峻。
举一例:寒热虚实为中医治疗法之纲要,释以科学名词。
则病之属于进行性者,为热为实;属于退行性者,为寒为虚。机能亢进者,为热为实;衰减者,为寒为虚。充血为热为实;贫血为寒为虚。
炎症大多数为实热,而胃肠之炎症,有时归入虚寒。
寒之与虚,热之与实,事常相固。
自其物质方面言,则曰虚实;自其势力方面言,则曰寒热。
解释寒热虚实,非本篇之范围,于此略言之者,因中医认调胃承气汤为寒剂,多服误服,足以虚人,必审其病证属于实热,然后用之。
此实上文第5条的之逆定理,然而西医固忽视而不言,安可废中医而悉从西说哉。
中医疗法中可用科学说明调胃承气汤者,十仅三四,其他确实有效而科学所未知者,十犹六七。
中医学之精要,西医所忽视而不言者,不胜枚举,亦不仅寒热虚实一端而已。
鄙人以为凡可用科学说明者,皆当如是说明之,中医学独有之精要处,亦当切实阐发之。
此于中医学本身,实有甚大禅益,对于世界医学,亦有甚大禅益,岂为中医依附攀援哉。
注:本文选摘自《近代江南四家医案医话选》,周耀辉、杨剑兵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
肖相如:大黄在慢性肾衰中的正确运用
大黄治疗血证的6种用法
你知道怎样用大黄“补”吗?
健康|快乐|自由中医肖相如
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