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养生,只需做一件事,温燥补阳,轻松排尽身体毒湿
内分泌科 张丽娟
灸疗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23日5时35分会迎来“处暑”节气,标志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这个时候末伏刚结束,进入三伏天巩固期,此时艾灸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1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1、促进消化
艾灸通过刺激身体穴位后可以加强身体消化系统功能,从而可以达到增强食欲、促进人体消化功能的作用。
2、温阳固本
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正是收敛阳气、培补元气的最佳时节。这时通过艾灸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增强体质,从而帮助体质不佳的人群养护身体,尤其是对于一些阳气、肾气不足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延年益寿
艾灸有利于帮助身体化瘀,会使淤堵的经脉重新畅通起来,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免疫能力开始减退的老人来说,非常有利于延年益寿。
4、治疗疾病
通过中医艾灸可达到祛寒除湿的作用,可把双重阳气注入体内,从而达到温阳驱寒作用,疾病也会消失。
<<<<<<<<<<<<<<<<<<<<
02
处暑灸的好,一年无病痛
初秋时节,天气干燥,再加上暑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容易损耗人体津液,此时艾灸可以补充阳气,固摄津液。
秋季气燥伤肺,肺气虚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我们可以利用艾灸特有的功效,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打通经络里面瘀阻的气血,脏腑器官里面积累的痰湿,以及扫清致病的根源都十分有效。
所以,不论是祛除痰湿,还是纯粹的养身防病,均可按照以下穴位艾灸:
1、大椎、肺俞
2、命门、肾俞
3、中脘
4、神阙、气海
5、足三里
6、涌泉
<<<<<<<<<<<<<<<<<<<<
03
艾灸注意事项
1、灸疗时间宜短不宜长,若艾灸时间过长,出汗太多,会伤津耗气,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
2、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
3、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建议饭后1小时后,也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4、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5、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意味着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6、艾灸完2小时内不可以洗澡或用冷水清洗艾灸部位,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7、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
图片:摄图网
咨询、转载、侵删请联系微信
Hi,大家好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山西省中医院
入驻微信视频号啦!!!
怎样才能找到山西省中医院的视频号呢?
扫描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击关注就可以啦!
不仅可以看到医院的短视频
还有各种疾病科普
中医养生类视频等着你来看
快叫上小伙伴一起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