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痛经,只是因为所谓的“宫寒”吗?

痛经,只是因为所谓的“宫寒”吗?
:今天介绍一个治疗瘀热痛经的经验方。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青壮年妇女的身体健康。

二丹桃红四物汤是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首方剂,实践证明,对于治疗瘀热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二丹桃红四物汤,由丹皮10克、丹参20克、桃仁6克、红花6克、生地2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组成方剂。

地、芍、归、芎,即四物汤,用生地而不用熟地,取其凉血养阴;用赤芍而不用白芍,取其泻热化瘀。

妙在二丹并用,丹皮一味,性味甘寒,泻血中之伏火,和血凉血而生血;丹参善去瘀生新,清热调经,前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为女科之要药。

1

据临床所见,痛经一证,虚证少而实证多。

实证则大多为气滞血瘀,其中又尤以血瘀为多见。而血瘀一证,又有属寒属热之不同。

大凡寒凝血脉者,经行多后期,经行少腹冷痛,经水中有紫黯色瘀块,行而不畅,常伴形寒畏冷,脉来沉迟或涩,苔白润,有些患者舌边可见青紫斑。

瘀热痛经,又常见经行前期,少腹疼痛拒按,经水中有紫红色瘀块,时觉心烦口渴,脉来实大或数,舌质红苔薄白或黄糙,有些患者舌边可见青紫斑,或舌尖有朱红点。

2

《内经》上曾提到由于地区差异,对于同一疾病的治法各不相同。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知治之大体也。”

元代朱丹溪明确指出江南地处卑湿,多相火及湿热为患。

在我们江、浙一带,妇女的痛经病见证寒凝血脉的固然不少,见证瘀热互阻的亦甚多见。

临床所见,瘀热痛经常可转变为经闭、癥瘕、不孕等证,或与这些病证共同出现,但见有血热瘀阻见证者,都可以本方随证加减施治。

二丹桃红四物汤中,川芎味辛性温,虽有调经活血之功,如果内热甚者则需酌情减量,或去之;

对于瘀阻严重的,加广郁金、茺蔚子、琥珀末、凌霄花,月月红等;

瘀阻严重,大便秘结而形体壮实的患者,可配合吞服大黄䗪虫丸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往往取得良好疗效。

又因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故对于兼有气滞症状的患者,如乳房胀痛,加青橘叶;少腹胀痛,加香附、延胡索,则疗效更佳。

瘀热痛经病人亦可见经行后期,经量涩少,此为瘀阻胞宫,血行不畅之故,当于本方加川牛膝、益母草,以奏调经化瘀、引血下行之效。

痛经是寒凝血脉之痛经,则非二丹桃红四物汤所宜,须用温经化瘀之剂。

本人常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桂枝、荆三棱、蓬莪术、失笑散、山楂肉、小茴香等,并重用归、芎辛温调经。

但亦有寒凝血脉之痛经证,因过服辛温化瘀之剂,出现口干舌燥,苔黄这一类化热的见证,又可用二丹桃红四物汤以矫正之。

总之,在于辨证施治、灵活运用。

3
病案举例

一、朱x,女,25岁,农民,1973年1月8日初诊。

四年来月经经常二三月一行,婚后三年不孕。历医多人,少效。患者形体壮实,现月经又40余日未行,少腹疼痛如锥刺,苔干黄,脉实大,此为瘀热互阻胞宫。血滞实证,当用通法。

处方:当归尾12克,赤芍9克,川芎6克,生地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丹皮9克,丹参24克,茺蔚子9克,荆三棱9克,川牛膝9克,琥珀末3克,大黄䗪虫丸9克(吞)。6剂。

1973年1月15日复诊:经水仍未行,苔黄糙,再用前方增其制。

处方:当归尾15克,赤芍12克,川芎6克,生地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丹参30克,蓬莪术9克,茺蔚子15克,琥珀末3克,制香附9克,酒延胡9克,大黄䗪虫丸12克(吞)。5剂。

1973年1月22日三诊:经投清热逐瘀之峻剂,2剂而经行,然而量少挟有瘀块。现经水已净,少腹不痛,舌尖红苔黄,脉涩。血分有热,瘀阻胞宫仍属显然,再拟前法小其制以善后。

处方:当归尾12克,赤芍12克,川芎4.5克,生地12克,桃仁12克,丹参15克,琥珀末3克,茺蔚子12克,大黄䗪虫丸9克(吞)。5剂。

1973年4月8日四诊:两个月来经行正常,此期又经行衍期半月,少腹疼痛,苔糙,舌尖红,再从前方增损。

处方:当归尾12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桃仁12克,茺蔚子12克,琥珀末3克,生香附9克,川郁金9克,大黄䗪虫丸12克(吞)。5剂。

服此方后经水通行,痛经痊愈。随即受孕,足月分娩一子。

二、俞x,女,25岁。

1973年3月30日初诊:数月来经行腹痛而胀,经水中有紫色瘀块,月经淋漓七八日不净,苔薄,治拟清热化瘀、行气调经。

处方:炒当归12克,赤芍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丹参18克,丹皮9克,茜草9克,生香附9克,川郁金9克,失笑散15克(包煎),桂枝4.5克。7剂。

1973年4月26日复诊:此期经行少腹不痛,但仍感胀满,经水中有瘀块,经水已不淋滴,苔薄质红,再进清热化瘀、理气调经之属。

处方:炒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4.5克,生地12克,桃仁9克,红花4.5克,丹皮6克,丹参12克,制香附9克,川郁金9克,酒延胡9克。7剂。

1975年11月患者因治疗血吸虫病发生副反应而请作者诊治。两年来月经一直正常,痛经未再复发。

注:本文选摘自《连建伟中医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2月。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痛经第一方:当归四逆汤
“四物汤”,为什么是妇科通用方呢?
逍遥散,妇科中的“万能”基础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