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阿胶(掰扯一下阿胶的前世今生)
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其次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给陌生患者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欢迎一切提供建设性意见,及默默支持转发的朋友。
又到了一年一季宣传冬令进补的时节,许多患者问适不适合吃阿胶,其实有许多人并不适合吃阿胶。阿胶是一味古老中药,中医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材论述:
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时以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
【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血虚。
出血。
肺阴虚燥咳。
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及阴虚风动,手足瘈疭等。
【使用注意】本品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
今天赵医生来掰扯一下阿胶。
其实,阿胶,阿指的是东阿,而胶字,本意是用动物皮、筋骨熬制的粘合剂。最早的胶,主要是制造弓弩的原料,后来人们才发现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于是就拿来做药用。而且人们发现东平郡东阿县产的“胶”疗效更好,于是阿胶之名深入人心。
并且,最早的胶也不是驴皮,因为驴原产于西亚地区,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地区才大量养殖。根据我查阅得资料,最早是用犀牛皮,后来用牛皮。直到唐宋时期,驴皮熬制的药用胶才取得主导地位。可能在古代农耕时代,牛对于中原国家而言是一种战略物质,驴耕田和牛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所以有些朝代对民间私自宰牛的处罚力度很大,有时罪名如同杀人。《水浒传》中大块吃牛肉,不过是作者宣扬一种反叛精神。
鸠占鹊巢,药用胶牛皮被驴皮取代,而传统牛皮熬制的胶为了区别于驴皮熬制的,根据其颜色泛黄,有了一个转业名称“黄明胶”。
直到上世纪末期,传统木匠制作家具时,卯榫粘合所用的胶,有些还是牛皮熬制的,所以民间有木匠饿不死得说法,因为饿了可以吃胶。今天,阿胶也可以用来贴敷竹笛的笛膜。
明清时代,由于多是作坊生产阿胶,相互保密,每家生产的阿胶不是单纯水煮驴皮那么简单,里面往往要加入其他很多药材,比如当归、枸杞等,还要经过许多工艺。加入的药材不同,工艺有差别,所以药效肯定会有些许差别。
阿胶毕竟是药,不是保健营养品,不是有益无害,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阿胶适合血虚、阴虚体质服用,而痰湿体质、火热体质、瘀血体质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所以,如果再吃阿胶之前一定要找靠谱中医起这么合参确定中医体质类型,如果属于阴血不足,吃点阿胶有好处。
但是,有些人属于痰湿体质,主要表现形体肥胖、面色油腻、口中黏腻、口苦发涩、口干舌燥、咽喉似有痰阻、痰多咳嗽、胃胀胃痛、嗳气打嗝、大便黏腻不爽,似有排不尽之感、小便黄、舌苔厚等,有这些表现,尽量不要吃阿胶。吃了不仅无益,还会出现上火等一系列副作用用,危害了健康。
而由于生活条件得改善,现代人痰湿体质悦来越多,包括医者儿童。
还有,中医说的血虚不等同于西医说的贫血,所以临床发现有些贫血的人吃阿胶并没有啥效果,因为此种贫血不属于中医之“血虚”。
作为一名中医,最不希望看到的景象是:
本来不适合吃阿胶的人玩命去吃,吃出一堆疾病;真正需要吃阿胶的病人,却因价格太高而吃不起。
养生并不神秘,也不复杂,不是吃人参、鲍鱼、燕窝才叫养生,这些有时候还会“害生”。
养生很简单
累了休息一下,这是养生。
压力大,放松心情去旅游,也是养生。
粗茶淡饭,也是养生。
身体僵硬,跑跑步也是养生。
心情郁闷,看场电影、听听音乐也是养生。
一日三餐按时吃,起居有时也是养生。
……
毕竟人体不是机器,药物也不是汽油,随便加,脏器也不是汽车配件随便换。即便是台汽车,也有寿命。
扫一扫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