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贬低中医药大学教材,乃自残之道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因为对中医不同的态度,最后竟然离婚了,孩子妈妈相信中医,特别喜欢中医,而孩子爸爸不相信中医。每次孩子生病,都会因为看中医还是看西医的问题吵上一架,最后离婚了。说是中医导致他们离婚,似乎有点夸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三观不合,中医只是是三观不合的冰山之一角而已。
家里有人相信中医,也有人不相信中医,这个很常见。根据我的观察,多数都是宝妈相信中医,而丈夫或者婆婆不相信中医居多,甚至反对中医,以为中医就是落后的、陈旧的、愚昧的、不科学的代名词。对待中医的态度,与一个人的阅历,还有生长的环境有关。我小时候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周围有人不相信中医,许多疑难杂症都去看中医,中医与西医之间和平相处。后来上大学学了中医,发现竟然还有人不相信中医,反对中医,甚至还想消灭中医,感到不可思议。
中医运用天然药物治病,或者运用针灸治病,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没有半点疑问,并且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比如古人用青蒿治疟疾,现代人发现并且提取出里面的青蒿素;古人用麻黄来治疗哮喘,现代人发现里面含有麻黄碱,可以平喘;古人用黄连来治疗下利,现代人发现里面含有小檗碱,就是黄连素确实可以治疗拉肚子,无论是实验室还是临床患者,都已经证实了,这难道还有疑问吗?不能睁眼说瞎话,也不能熟视无睹客观事实。
其实许多所谓不相信中医的人,都是对中医的理论嗤之以鼻,对疗效是不否认的,其实也可以理解。古人积累的非常丰富又有效的治病经验,主要运用天然药物,而那时又没有现代科学的化学物质或者病理微观解剖的水平与概念,只能运用当时最先进最流行的古代哲学作为说理工具。都是一些很淳朴的哲学概念,比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用这些淳朴理论把丰富的经验提纲挈领,方便总结流传。所以,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回到古人的那个时代,真正站到他们的角度,才会理解中医的淳朴理论。
中医的理论都是很淳朴的,看一看《中医基础理论》就会一目了然,如果学一学这本书,就会发现中医特别实在,根本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玄。而从古至今,尤其是现在,有些人故意把中医说的很玄,虚无缥缈,大开脑洞进行自圆其说。其实已经违背了古人淳朴理论的初衷,我们可以翻一下古人的经典,比如《伤寒杂病论》都很实在,大白话,思维淳朴,一点都不玄。反而是现代有的人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故弄玄虚,本来淳朴实在又有效的中医,说的玄之又玄。别说有些患者不相信了,我听了都不相信,简直是侮辱读者智商。现在这样的中医或者养生理论太多了,充斥着各种媒体与互联网,专门给反对中医着提供口实。
要相信中医的疗效,而不是迷信有些人开脑洞的洗脑理论。中医固有的淳朴理论,就在《黄帝内经》,也可以翻阅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有些人自己不去学习正规的中医知识,专门去学习那些歪门邪道的“中医”知识,实际上是已经被忽悠被洗脑了。哪些所谓的大师,所谓的学习班,所谓的网络平台,所谓的自媒体,都是有其商业目的的,已经露出狐狸尾巴了。如果家里有这些被洗脑的“中医粉”的话,处处神经兮兮,神神叨叨,我肯定也会对中医没有好印象。
还有,许多中医的夸大宣传,或者过度吹捧偶然间的一例成功个案,结果呢又很难重复,让人家如何相信中医?只能给整个中医抹黑,让人感觉中医喜欢吹,因为别说别的中医了,即便那个发布成功个案的本人也不能重复,这就让许多患者失望了。任何一个疾病,任何一个医生,哪怕你是响彻江湖的大名医,都有有效率,也有无效率。而且中医与现代医学一样,都有它得局限性,并不是百病都治,许多病是没招的,只能努力一把,或者尽人事而听天命。但是,许多中医不愿承认这一点,尤其是一些名医,治愈几个疑难病就不知东南西北了,被人叫上几声神医,就真的以为自己自个成神仙了,成一代宗师了。这样的风气,只能让那些不相信中医,又不了解中医的人更加反感中医。
打着古人旗号,拿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天干地支这些古人最淳朴的哲学工具,故弄玄虚,无限夸大,引人耳目,只能忽悠一下那些自己不愿动脑又不愿翻书的假爱好者,但凡认真学过中国古代哲学或者《中医基础理论》的,都不会轻易被洗脑忽悠。网络神医,多是网络忽悠。
我看到一些宝妈,看了几本中医第三流的科普书籍,或者听了几节中医网络课程,就敢给自己孩子下药吃,拿着孩子做实验,啥猛药都敢下,多大剂量都敢使,美其名曰经方,美其名曰恢复仲景原方剂量,孩子真是可怜。但凡看过中医院校高等医学教材,学点正规中医教材,就不会这么莽撞,这么没有理智,让孩子爸爸情何以堪?
中医不是忽悠,但是靠着中医忽悠的人太多了,于是许多明眼人对中医不齿。许多人不相信中医,与有些神棍打着中医旗号忽悠傻子,不无关系。
所以,如果家里有不相信中医的,首先确定自己学的是否是正规的中医知识。其次,判断对方是否承认天然药物治病有效,如果不承认那就没救了,放弃吧。如果承认有效,那还有救,慢慢渗透,有些病中医比较有优势,就去看中医,让对方看到中医的疗效。有些病适合看西医,就直接去看西医,别和对方拧。然后,让对方知道中医治病也是讲概率的,事实就是如此,这与医生水平,处方用药风格,患者配合程度,药材质量,甚至中医的学科局限,都是有关系的。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与西医一样,事实上许多患者西医长时间治疗也无效,不然也不会去尝试中医了。
只有让大家看到中医最真实的一面,才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不相信中医。有些中医故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故弄玄虚,盲目崇古复古,阴阳五行反复绕,吹的太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那些相信中医的很容易丧失理性,被洗脑,过度迷信中医,走向偏激,也很容易让那些不相信中医的人心生反感,更加厌恶,这是两个极端。中医与中医大夫是两个概念,有些中医大夫好忽悠,不代表中医整体是忽悠。踏踏实实的中医还是很多的,运用古人传下来的经验,竭尽全力给当代患者解决点实际问题,虽然不能打保票,但用心就是好的。
医学就是这样,哪怕是最适合中医治疗的病种,谁也不敢说100%有效,即便敢说也是安慰而已。名医也不能代表中医的最高水平,名医治不好的病,不代表整个中医都治不好,也讲几率。我就治好过许多名医长期都没治好的疾病,我也有许多患者没治好,最后被别人治好了,这很正常,如同前文所言,这里面影响因素太多了。这就是客观事实,只有客观看待中医,客观认识中医,认清中医的优势与局限,才能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让家里不相信中医的人,慢慢了解中医真相,客观去认识,扬长避短,发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优势,慢慢就会不再反对中医了。
自古以来,无论民间还是太医院,为了培养人才都会编撰或者指定教材,比如《医宗金鉴》就是太医院教材。教材是最基础的基础,脱去浮华,中医最终比的还是基础。人生需要仰望星空,更离不开脚踏实地,教材是基础,不是不好用,而是看你扎实不扎实,会用不会用。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