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直播讲中医,中医学习纲要(八)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今晚七点半在“一直播”平台直播,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想学习的学员可以下载此软件。搜索“中医赵岩”或者ID:1384860055,关注后准时来听中医课程。使用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讲——脏腑之间相互关系
脏与脏之间关系
心与肺:主要体现在气于血之间关系。
肺助心行血,而呼吸“呼出心与肺”,主要靠宗气联系。
病理上,心气不足可引起呼吸症状,肺气不足也可以引起心脏症状。
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
脾主运化,精微奉心化赤为血,心血又可滋养脾脏。脾失健运,劳心耗神,皆了导致血虚,且影响彼此,心脾两虚。
病理上,血液运行直接靠心气推动,而直接固摄靠脾,心气不足导致气虚血瘀,脾气失于统摄则出血。
心与肝: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
心主血,推动血行,肝藏血,防止出血,调节血量。肝主疏泄,调节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病理上常见心肝同时血虚。
心藏神,主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病理上常见心肝同时火旺。
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若异常则心肾不交,如失眠、眩晕耳鸣、腰酸、梦遗梦交等
心藏神,肾藏精,精化气,气生神,神驾驭精、气。
君相安位,相火妄动为贼邪。
肺与脾:气的生成与津液代谢。
清气与水谷之气合为宗气,决定后天之气盛衰,病理上可以出现肺脾两虚之证。
肺为水之上源,宣发肃降以行水,脾主运化水饮,病理上,可以行成痰饮、水肿等。
肺与肝:气机升降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左升右降。
肺与肾:呼吸运动、津液代谢、阴阳互资。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
肺为水之上源,行水,肾主水。
金水相生。
肝与脾: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
疏泄与运化保证消化功能。
肝主藏血,脾主统血,病理上会出现藏统失司。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精血同源又称乙癸同源、肝肾同源。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关乎女性行经排卵,男性排精。
肾脏阴阳与肝脏阴阳的平衡。
脾与肾: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与津液代谢。
后天充养先天,先天优势促进后天。
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持全身津液之代谢。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经脉络属,生理配合,病机相关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与胃:水谷纳运协调,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
肝与胆相表里
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关系
五脏与脑、髓、骨、脉、女子胞。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