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抗生素相当于农药化肥!

抗生素相当于农药化肥!


#中医杂谈#中医理论思维
记录行医点点滴滴,看病、读书、思考、写文章,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网诊、不咨询、不科普、不商务合作……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以中医为乐,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提起农药化肥,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那是类似毒药的存在,基本没啥好印象。去买菜,如果打着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招牌,简直可以让人疯抢。

但是,在许多年前的农村,农药化肥是一种科技的力量,农民对它们是感恩戴德的。八十年代以前,我所在的鲁西南地区,都是土壤肥沃的大平原,一亩地的小麦遇到风调雨顺,也就是收两三百斤。所以,老百姓天天劳作种地,并不能天天吃上白馒头,过年过节或者重体力农忙时才有馒头吃,平时都是吃相对便宜的粗粮窝头。

后来,农民开始上氨水,再后来,就有了尿素等各种化肥,小麦产量一下子增加到七八百斤,翻了好几倍。开始,有些人不相信一把化肥能让庄稼高产,他们更相信大粪,甚至有的人把生产队下发的氨水倒进池塘,却发现里面的芦苇,格外粗壮。

再比如农药,我们小时候特别膜拜,因为可以省去许多劳动。当时棉花和黄豆最容易招大青虫,没有农药,都是全家上大田捉虫子,早晨虫子出来的多,四五岁的孩子都上阵,胸前有一个小桶挂在脖子上,把庄稼上的虫子捉住后放进小桶,收集回家喂鸡,因为当时粮食产量低,也没人舍得给鸡吃粮食。

?

当时的农药和化肥,真是帮了我们,如果粮食产量上不去,我们可能依然吃不饱饿肚子。再后来,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开始无限制地生产使用,各个种类,真的有点过度使用了,但这与农民无关,只要有生产,就会有人用,有本事就把那些生产企业关门,从源头解决,而有的专家拿着化肥农药光指责农民就是欺负老实人,算啥本事。

抗生素的发明有点类似化肥农药,让医学进步了一大截,许多细菌感染类疾病有效率突飞猛进,外科也随之发展了起来。但是,如同化肥农药一样,抗生素也是救命的,如果为了经济利益过量使用或者滥用,对整个国民身体是很有危害的。

我接诊过许多儿童,反复感冒发热咳嗽,甚至伴随鼻炎哮喘,几乎都有长期频繁运用抗生素的病史,我称之为“抗生素过度综合征”,体质都变了,运用中医的办法来改变,一般都需要很长一个过程才能彻底改变过来。

?王耀武将军,山东泰安人。

化肥农药也好,抗生素也罢,千万不要给它贴上绝对伟大或者绝对恶毒的标签,要整体去分析,要辩证去看待,如同每一个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都有他的功绩,也有他的负面作用。标签化或者绝对化的思维特别害人。就如同看待民国那些军阀,难道都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吗?他们也有他们历史功绩,搞建设有一套,打日本有血性,有的甚至在抗战中战死。

喜欢抬杠的,没有一个是中医真正入门的,中医是宏观的,要站的高看的全面才行,如同单位一把手一样,可能二把手和三把手观点不一致,甚至针锋相对,因为他们都是在自己处境下或者利益下得出的结论,而你是决策者,要统筹全局,搞平衡,如果你这个老大也是各执一端,那这个一把手的位置就危险了,喜欢历史的都清楚这个规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