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


#中医杂谈#中医理论思维#中医外治特色疗法
记录行医点点滴滴,看病、读书、思考、写文章,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网诊、不咨询、不科普、不商务合作……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以中医为乐,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小学就有一篇课文,叫做《我要的是葫芦》,说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已经长出果实,每天看好几次。有一天发现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邻居劝他治一治,他说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不以为然。后来,发现不仅葫芦叶子黄了,未成熟的葫芦也开始凋落,最终葫芦也没得到。

这是一个极其通俗的故事,但是里面却含有许多哲学道理,并且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容易违背。比如,种一颗葫芦,这是一个整体,葫芦只是局部的结果,而整棵葫芦出了问题,小葫芦又怎能不受影响。

中医特别重视整体观念,这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优势。中医分析许多疾病,并非仅仅考虑局部,而是更重视整体,哪怕脸上长一颗小痘痘,都要深入分析到五脏六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层次,有的人认为这是小题大作,其实不然。

就比如我们经常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一旦心电图有征兆,基本就可以诊断,正常就说没病。但是,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之间,不可能有一条清晰的接线,要么时冠心病,要么是完全健康,这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规律。

以往有许多患者,心脏有点不舒服,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就说患者没病。后来发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有各种实验,还有心脏造影,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细致。其实,检查手段越先进细致,才更有可能发现疾病的萌芽,这是好事。

?

所以,几乎所有内科疾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是由健康到不健康逐渐地缓慢地形成的,两者之间有一个过程,并且这个作用力往往是来自于人体这个整体的。就像那个凋落的葫芦一样,是因为当初整棵葫芦秧已经出了问题,只是我们发现葫芦暂时是完好的,于是就下了健康的结论,其实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疾病已经开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都是有缘由的,原因的背后还会有更深的原因。去年接诊过一个患者,经常感冒,我分析是因为他出汗太多,腠理疏松,其原因是营卫不和,营卫不和的原因又是因为卫相对强而营绝对弱,营绝对弱的原因又是中焦脾胃出了问题,《内经》曰:营出于中焦。于是让其用我的验方健脾散泡脚,泡了一段时间,反馈说有点上火,我说坚持泡,阳中求阴,升发脾阳以求营阴,后来果然出汗也少了,感冒次数明显减少。

中医与西医理论有各种不同,但最核心的理论纷争,无外乎一个是深入微观进行细致研究,越来越形象,而另一个是拓展宏观进行整体研究,越来越抽象。所以,现代人,两种思维都要具备,发挥各自优势,有益无害,这就是整合的思路。在理论上很难沟通,但是在实践中可以配合,如同阵地战和游击战。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