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后台的中医,唯有拼命努力!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昨天有一位初期高血压患者来复诊,
经过两周中药治疗,
血压从150/100,
已经降至118/78。
虽说不能保证所有患者都有如此疗效,
按照行内话说这是个案,
但纵观古今杏林,
许多名医不就是靠许多成功个案,
然后名声鹊起的吗。
治好一个人,
在机械的统计学里,
在冷冰冰的数字背后,
是没有价值的个案,
甚至认为是偶然,
但是对于患者自身而言,
这就是100%的疗效与幸福。
最近接诊了不少初期高血压患者,
治疗周期虽不同,
但绝大多数都有效,
有的疗效还特好,
这样的“个案”多了,
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
反而不愿与人无意义的掰扯与辩论。
我是一名没有任何后台的中医,
不是中医世家,
没有祖传的招牌可打。
不是大医院平台坐诊的专家,
没有各类头衔的光环。
没有任何背后势力捧我,
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包装宣传,
也没有什么推手。
一名普普通的中医科班研究生,
没有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
从不拿我任何一位老师的名声,
狐假虎威做宣传,
心里明白,
自己若是做的不好,
这样岂不是给老师们丢脸,
自己若是有能力做的好,
又何必多此一举。
我的父母都是最底层的农民,
虽然不能给我的学业与工作,
甚至人生规划,
带来后台关系与帮助。
但能给我的就是这些,
“治病就是积德”
“踏踏实实别做坏事”
“好人有好报”
“当医生可不能为了钱丧良心”
“读书上学改变命运”之类,
没有也不会教我那些花花肠子。
没有后台的中医太多,
但其实想一想,
我们也是有后台的。
就像初期高血压病的治疗,
我是从经典找到了这方面的论述,
悟出一些道理,
然后又翻阅古今一些医家的思路经验,
还有处方用药习惯,
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合,
然后用于患者,
有时还真是很有效。
如此看来,
中医经典与古今所有医家的经验,
都是我们的后台,
并且都在那里等待我们的拜访,
甚至翘首以待。
花钱买上书,
或者看电子书也可以,
不用请客吃饭送礼,
不用说一些虚伪而又肉麻的奉承话。
只要你用心,
深入中医经典与医家经验,
就能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师徒对话,
这种感觉是如此奇妙,
这种体会是如此愉悦,
像初恋一样心动,
又像热恋一样激情甜蜜。
有时患者也是后台,
所以,
仔细想想可能也不孤独。
许多今年搞不定的疾病,
也许明年会搞定,
许多今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搞定的,
也许明年没这么复杂,
疗程会缩短简化。
客观地讲,
我始终都明白,
现代许多中医自从进了大学校门,
就做许多与中医无关的事,
甚至与医学都无关的事,
这无可厚非,
患者也不应指责不务正业,
他们只是在搭建他们的后台,
比如学历、荣誉、头衔、好的工作单位……
说白了也是无奈,
也是对患者的迎合,
毕竟许多患者对他们是要高看一眼的,
而对我们这类野生中医不太高看,
毕竟我们只是地头麦田里跳街舞者,
即便跳的再好,
但舞台太寒碜。
小时候,
即便上小学,
碰上突然下雨,
父母从不去给我送雨伞,
没功夫,
也觉得我没那么娇气,
我反而体会到被各种雨淋的滋味。
我们这些在别人眼中,
没走后台的中医,
就是一群没有雨伞的孩子,
只能快跑,
不能停下脚步。
只能用拼命的努力,
过人的疗效,
去弥补这种愈来愈大的平台后台差距,
并且要愈来愈努力,
还离不开聪慧与悟性。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