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当今中医很难超越古人
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其次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给陌生患者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欢迎一切提供建设性意见,及默默支持转发的朋友。
今晚和一些中医同道聊天,许多人都认为当今的中医水平是很难超越古人的,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并非是厚古薄今。
也许在某一类或某一种疾病方面,现代中医的疗效超越的古人,但是中医的整体疗效并没有本质的突破,甚至越来越差。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药材的因素,比如药材生长环境的改变,野生药材濒临灭绝等。也有中医教育的问题,比如中医经典被忽视,中医课时太少等。还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比如各种保健品的营销,各种神乎其神的奇葩养生疗法,都喜欢打着中医的旗号,败坏了中医的名声。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医的实践问题。
没有实践,仅凭实验或者闭门造车,中医很难有实质性发展,因为医学的实践性太强,尤其是作为传统医学代表的中医。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每一次突破性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患者,而这些疾病用原来的治疗思路疗效并不好,逼迫当时的医生去尝试新的理论或新的疗法。张仲景如此,金元四大家如此,温病学派亦是如此。
比如在唐代,孙思邈就记载了导尿的办法,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这是事实,是用葱叶导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十分了不起。
而现在中医接诊的患者,整体来看都是一些小毛病,甚至有些为了养生保健而去调理。也有一些中医爱好者压根没病,出于兴趣爱好,总是以为自己脾虚气虚,然后去就诊。而真正的急症重症,基本都去看西医,患者不可能来找你,即便来找你,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当下的中医也未必敢接。
济南的一位中医同道曾对我说,他发现周围有些中医医生病人多起来,就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了,以为自己就是名医了。殊不知,治疗的病种基本都是小打小闹,别说和古代,就是与民国的那些中医也不可同日而语。那时一般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除非病的很重才去请大夫。过去没有西医,什么疾病都找中医,硬着头皮也要上,逼着你进步。
中医,对每个青年医生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无论在体制内工作,还是在体制外行医,都要戒骄戒躁,我们永远都是历史的小学生。
一直有两件事最令我反感,一是有人称呼“神医”“大师”之类,不论是出于调侃还是发自肺腑的肯定与赞扬,这都令我特别不自在,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有神医存在。二是送锦旗,尽管这是患者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病种,哪怕再擅长再小的疾病,保证100%治好,遇到疗效不好的会羞愧,有压力。即便全好了,也有可能一部分是身体本身自愈了,不能贪天功为己有。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实践,伟人曾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中医亦复如是。中医不仅要发展门诊,要争取更多的机会在医院病房的重症急症患者身上介入治疗,也许别有洞天,也许是疗效产生本质提升的突破口。
扫一扫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