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着中医疗效
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为了个人发泄,其次就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没有做中医科普的本事和义务,有病就去看医生,不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
人类在疾病和死神面前,医学能做的其实寥寥无几,十分有限。国外有人曾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但在中医界,只要敢吹敢擂,自有傻子相信。像我们这些踏实看病,治病不打包票,并且告之疾病真相的实在中医,有时却并不受某些同行和患者待见,所以医治有缘人。
医学讲求概率,很难保证百分之百,尤其是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不可控细节。治病不是那么简单,接触患者越多越发小心谨慎,越发觉得治病难。那些说治病容易的,往往是因为接触的病人还太少,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疑难病让中西医都头大。
治病是医患之间密切配合的过程,这里面的环节太多,比如医生诊断是否正确、用药是否精当、药材质量是否合格、煎煮服用方法是否得当、患者是否配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忌口……这里面的环节太多,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其实,看中医真的需要找自己认可信任的中医,千万不要从众跟风,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看中医。如果对中医不信任,就不可能相信他的话,也不可能对医生的三叮四嘱认真执行。有经验的中医接诊患者,三指一搭脉,两眼一对视,通过眼神就可以估计出服药后的大体疗效。
现在许多小儿春季夏季手掌蜕皮严重,我经常采用中药泡洗的办法,基本相同的病情,采用基本相同的思路,有些孩子效果很好,有些孩子效果很差。为什么?这里面有个水温的细节,开完药我肯定向家长叮嘱,有时甚至重复两遍。有些家长,眼神透露出信任与尊敬,格外重视每一句叮嘱,疗效往往很好。而有些家长,眼神中透露出对中医的不屑,走马观花,肯定不按要求操作,疗效往往不好。细节决定成败!
有些疾病需要快刀暂乱麻,比如一些发热、肺炎、传染疾病。而有些疾病需要慢慢调理,有条不紊,亦步亦趋,急功近利反而对身体有害,比如一些内分泌疾病、心理情志精神疾病等,王道无近功。有些“职业”病人,频繁更换医生,找这个医生吃五副,又去找另外医生吃五副,最后疗效结局都不会太好。
哪位医生都不愿意接诊自以为是的“职业”病人,相信就找我们就诊,不相信就去找自己最信任的医生,没有必要讨价还价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患者可以选择天下的医生,医生也是面对全天下的患者,是一种极其平等的关系,不是顾客,更不是上帝,没有必要用道德来绑架任何人,包括自己。
中药的煎煮时间、火候、煎取多少毫升、服用时间、每次服用多少、如何忌口、如何改变生活习惯等,这些细节都决定成败。自以为是的人最容易吃亏,可以当笑话讲,以前有个患者面瘫久治不愈,到处针灸,偶然间发现他自己不停的给自己提插捻转行针,后来中医同行见面,说起这个患者,都是唏嘘一片,他以为针灸很简单。还有个患者,嫌见效慢,心太急,私下自行把两副药当成一副药喝,结果胃痛难忍,追问半天才招。这都是患者不重视细节。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青年患者,大便带血,其父亲因为消化道肿瘤便血去世,所以他全家压力都很大。在医院做个各项检查,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治疗,于是来看中医。开了五副药,服完药以后基本无效。后来,找我调方,药味没有变动,只是把剂量改成原来一半,再服完五副,疗效甚好,便血消失。这也是细节!剂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扫一扫关注我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