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五副药治好属于超常发挥,不是真实水平

五副药治好属于超常发挥,不是真实水平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对于中医,人们有太多的误解,有些人不相信中医,甚至以为中医就是一种骗术。这种观点肯定不对,用天然药物的办法来治病,许多其有效的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比如青蒿素,没必要去拧。但,也有一些人把中医想象的太神,以为西医治不好的绝症,到了中医手里就能起死回生,三副药搞定,否则就说明他是庸医。这种观点,大概是因为小说或者电视剧看多了,太入戏了,把夸张的艺术手法当成现实了。

对于一些慢性的疑难疾病,有没有几副药治好的呢?确实有,但这仅仅属于个案,只有很少的病例是这样的,不是所有患者都是这样。许多患者找我看病,开门见山就说“我是某某介绍来的,你五副药把他疑难杂症治好了,所以我也来找你看看”。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解释道那只是我的超常发挥,就如同考试一样,不是我的真实水平,真不是谦虚,事实就是如此。

我本来打算把初诊几副药治好的病案,或者初诊就有大效的医案整理出版,可能对青年中医有些启发或者帮助。但是,于整个中医而言未必是好事,这样可能会加深患者对中医的误解,尤其是一些作为中医爱好者的患者,提升了他们对中医的期望值。老是拿着某一中医大夫超常发挥的医案为标准,要求所有中医大夫治疗所有疾病都如此,五副治不好或者不见效,就想当然以为是庸医,这种观点比较片面。

我的体会,五副药治好的病案轰动效应太强,如果是用很小的方子或者经方治好,那宣传轰动效应就更强了,可以让一个青年中医快速成名。所以从中医学术角度而言,而不是宣传运营造势角度,类似这类医案还是不要公开为好,尤其别让患者看到,以免引起对中医的误解,要求全天下中医治疗所有疾病都是如此,误会会更深了。但可以作为行业内部的交流医案,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甚至总结反思。

五副药治好,是需要有许多条件的,甚至有一些偶然因素的,比如病位深浅的问题,比如病情严重程度的问题,比如药材质量问题,比如大夫辨证精准的问题,比如患者配合的问题,缺一不可。我前两天牙痛,自己辨证属于风火牙痛,由于无法煎药,于是买了对证的中成药口服,黄连上清片,开始按照说明书吃,每次六片,没啥反应。第三次加大剂量,睡前吃了一板,20片,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一板,也是20片。上午小便的颜色,都非常黄,如黄连水一般,中午开始腹痛,下午大便三次,大便颜色也是像黄连一样黄,但是牙痛症状大减,几乎全好了。

最近一直有一些中医媒体或者团体主动联系我,要与我合作,说对我进行包装宣传。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真正能宣传中医的,是那些五副药治好的超常发挥病例,虽然不可能所有患者都能如此,但是这种宣传效应实在不能小觑。许多门派都是在各种媒体大力推广自己成功的个案,且不论医案真假,或者是否同时配合了西药等其它治疗,或者前期尝试过多少无效的方子,但是这类医案确实诱人。我要提醒患者的是,超常发挥毕竟不是每次都能如此,绝大多数慢性疑难杂症患者都需要慢性调理。

所以,初次就诊患者,我比较喜欢先开上几副中药调理一下整体机能,或者探探身体虚实,更加确定或者印证判断。如果不小心歪打正着治愈了,绝对是超常发挥,有幸运的成分,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希望患者正确理解与认识。但我依然希望这样的幸运多多发生,如果不发生也能坦然接受,做一名福医,如同福将。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