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中医不会消亡,除非技不如人

中医不会消亡,除非技不如人

此为个人行医日志,看病读书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个人。作者赵岩,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有一位流感发热患者,在医院输液5天依然没有退热,经人介绍找我看中医,要求口服中药治疗。这位患者舌质并不红,很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腻,有点水滑,脉象沉弦,我处方是五苓散加减,告诉患者如果不怕苦,可以趁热一口一口地喝,药汁温度在自己能耐受得前提下,越热越好。

患者服药一次后,出了一身清稀的汗,体温就开始下降,半夜又喝了一次,第二天早上体温就下降至正常了。我相信类似这样的医案,每位中医都遇到过,西医治疗无效,中医接手后却能一剂知,二剂已。患者会觉得中医确实很有效,马上路转粉,改变原来对中医半信半疑的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这属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有些输液好几天都退不下来的感冒发热,舌头一伸,看到淡胖舌,舌苔白腻水滑,西医不重视这个体征,也没有这方面的治疗经验。而中医很重视这个舌像体征,尤其是温病学派,非常重视舌诊。遇到这类情况,中医理论认为这属于水饮病,不适合大量输入液体。运用温化水饮的办法,用苓桂剂加减,多能收到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不能说西医不好,只能说中医在这一个方面更加擅长,如是而已。中医若想长盛不衰,必须客观认清自己,牢牢地抓住自己的优势。

再比如,发热与大便的关系,许多西医也不重视,但中医很重视,认为这是给邪气以出路。有一位同学的孩子在老家发热好几天,都认为是感冒发热,抽血显示也没有明显感染,吃了药就是不退热。后来遇到了一位老大夫,询问病史得知孩子回老家后好几天没大便,给了一支开塞露,拉了臭臭,体温很快就降下来了。

还有,发热与积食的关系,西医也不太重视。许多儿童感冒发热,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病前都有饮食过多导致积滞的病史。西医虽然不重视这个现象,但是对这种发热治疗时无意之间也采用了消食导滞的思路。比如,现在许多中医喜欢用中成药治疗儿童发热,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就是非常常用的一种,里面就有消食导滞的药物。西医虽然没有积食发热这一说,但是积食导致发热这种现象确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他们通过临床也发现小儿豉翘好用。

所以,中医虽然产生的几千年,历史很长,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理念都陈旧,不代表所有的经验都荒诞。许多疾病观点其实很客观,很现实,符合临床实际,一点都不落后。许多的经验,也都经得起重复验证,一点也不荒诞。尤其在当今社会,有些疾病虽然西医没有特效办法,但是中医却有一定疗效。有些疾病虽然西医也能治,但是中医治疗疗效更好,更简便廉验。中医有长处,许多疾病并非技不如人。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