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忌口会不会导致缺乏营养?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众所周知,中医治疗疾病,十分重视忌口。如果患者不忌口,是很难取得好的疗效的,医生的许多努力与付出也是徒劳的。现在,西医也越来越重视忌口,许多西医的病历上也附有忌口的食物种类,这说明忌口真的很重要,关乎疗效。
但是,很多人会疑问,忌口会不会导致营养缺失?还有儿童,会不会影响发育?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大部分儿童都不是营养缺乏,而是营养过剩,家庭、学校、幼儿园、爷爷奶奶家……吃不完的肉类、水果、油腻、辛辣、海鲜……这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据说,有些幼儿园给孩子分发相同的食物,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吃光,不能剩下浪费,哪怕孩子已经吃了很撑了。
人们只关注食物的物质层面,却很少关注人体本身气化的层面,吃同样的饭,为什么有些人缺微量元素,甚至贫血。很明显,问题不是出在食物上面,而是出在机体气化的层面。牛吃的是草,天天挤奶,猪吃的是糠,天天长膘,这是因为体内气化功能好。
人在生病的时候,比如感冒,气化能力比平时要低,现代医学也认为感冒期间消化酶活力减弱。这时候若不忌口,塞进去的大鱼大肉非但不能运化成精微物质,还能成为脾胃的负担,在脾胃中变成如同垃圾的半成品,如积食、痰滞、水饮、湿浊等等。这些半成品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很多感冒后遗症,如腺样体肥大、鼻炎、咽炎、哮喘等,十分可怕。人体如同一台电脑,不顾内存,一味地拼命地下载各种软件,超出内存,最后肯定会导致卡壳,死机。
有些忌口的食物,也可以直接对疾病产生影响,比如肺热壅盛的小儿咳嗽,如果不忌口辛辣刺激食物,吃进去的辣椒等会给肺火舔薪,肺热更加炽盛,咳嗽加重或缠绵难愈。
磨刀不误砍材功,人人皆知的道理,忌口是为了恢复人体的气化功能归于正常,只有人体气化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化成精微物质而不是半成品。忌口并不是要求一辈子吃素,一辈子饮食清淡,忌口是贯穿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一旦疾病完全康复,人体气化功能恢复,那就不需要忌口。如果疾病期间不忌口,那么必然会导致病程更长,忌口时间更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不是为了满足孩子一时的口福而贻害健康。
更多干货文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