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令现代中医尴尬的事情!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这是一位读者在此的留言:
“本人十年前,眼睛不舒服到医院误入中医治疗,在天衣无缝的中医大法指导下,治疗半年有余,但是越来越重,于是改看西医眼科门诊,把情况和医生讲清,医生翻开我的眼皮哈哈大笑,就是明显的眼结石!我看不起中医[发怒][发怒]”。
我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这样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些“月经延迟”或者“闭经”的患者看中医,治疗无效,最后才被确诊为怀孕。有些干咳的患者,也是久治不愈,最后确诊是肺癌。有些咽喉不适看中医说是“梅核气”,最后实在无效,竟是食道肿瘤。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例,关键还都是看的中医名医,不是危言耸听,虽然几率不是很高。
我在临床看病,脑子中始终绷紧这根弦,如果需要辅助检查,一定要告诉病人辅助检查,绝不能粗心大意。有些患者之前看过西医,做过详细的辅助检查,已经确诊,这还好说。但是一些患者未被确诊,一定要建议患者做辅助检查。这样做,不光是保护医生自己的执业生涯,最主要的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最核心的。虽然有些患者不理解,心中疑惑,“我看中医,为何还让我做检查”?心中无法理解接受,甚至误解面前的这位中医是假中医。
还有,医院中医还好,如果是小诊所中医,一旦建议患者去医院做检查,在有些西医的“劝说解释”下,多数患者是不会回来再来找你的,虽然这个病中医也能治,甚至效果比西药还好,但是患者更相信西医的说法,这就是客观事实。尤其是遇到一些喜欢恐吓患者的西医大夫,“你这个病不吃某某西药,就有某某严重危险后果”,一般患者都经不住这种语气,于是乖乖改看西医。
所以,许多中医小诊所本来就生意惨淡,结果又流失患者,于是主观上很少让病人去医院检查。但是,我是经常让患者去医院做辅助检查的,甚至当自己无法做出西医诊断时,直接让患者去医院找西医专家先确诊。不怕被骂假中医,也不怕患者不回来,在生命健康面前,个人虚名一文不值,况且病人或家属早晚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的。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更重视辨证,也就是根据患者当下的表现给出治疗方案。有些疾病,即便不知它为何病,也能根据其症状或者体征进行治疗,比如新冠肺炎,中医没有病毒概念,但中医根据四诊结果也能治疗,也有效果。这是中医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如果仅仅满足这些,绝对不行,最起码不是一名负责的中医。
古代没有现代医学概念,中医诊断术语是唯一的真理与法律效力,而现代社会,有了现代医学术语,并且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诊断都要搞明白才行,要明明白白去治病。比如眼睛干涩,中医认为可能是肝血不足,如果没啥气质性病变,治好还行,皆大欢喜。如果长期治疗无效甚至加重,再去检查,结果是“眼结石”,那就尴尬了。明明是眼结石,为嘛是“肝血不足”呢?尽管从中医辨证,的确属于“肝血不足”,也依然会认为中医说法就是忽悠,谁让你无效呢,要是有效,结局可能不一样。
因此为了避免尴尬,也是为患者负责,为自己负责,为中医负责。一定要明确诊断,不光是中医诊断,还有西医诊断。自己拿不准,就让患者找别人,别磨不开面子,这是对当代中医的要求,除非你生活在古代。归根结底,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中医自己,保护中医的名声,保护患者生命。疾病非常复杂,人体也非常复杂,许多中医名医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事情,也证实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都不是神仙,怎可能百病皆治,即便会按照中医的理论处方用药,如果不知道疾病的西医诊断,把握不住疾病整体,这无异于拿着患者练手做实验,非常可怕。
也许有人抬杠,不是把脉可以把出来了么?这就是对中医的误解,自古以来,传统中医把脉归根结底是为中医处方用药服务的,不能完全取代现代医学辅助检查,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即便让医圣张仲景复活,他也把不出“眼结石”,因为当初还没这个现代医学术语。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