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体验健康的感觉 | 粉丝反馈
据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不管按每天八小时还是按照每天24小时,我想我都应该算是一位资深的亚健康患者了。
我的好习惯:
1. 早睡早起。
2. 饮食合理,荤素搭配,少荤多素。
3. 经常练习瑜伽。
4. 知冷知热。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 久坐,久坐,久坐,没办法。
2. 工作与住宿的环境冷,近两年换了环境有改善。
3. 没有经受住某些打击。
主要症状:
1. 常年黑眼圈,困倦,起床就困;睡觉累;下眼皮凉。
2. 食少腹胀,身子发胖。
3. 便溏。
4. 胃旁边右侧的地方堵,有时候觉得堵得吸进来的气派不上用场;总是有一个鼻孔呼吸不畅。
5. 喜热怕冷。
6. 哈欠打不出,喷嚏打不出。
7. 近两年白发增多。健忘。
8. 从前脚冷得像踩冰上一样疼,去年开始有所好转。
9. 注意力很难集中,非常影响工作。
身体表征:
1. 身上的小斑点或者痘是循经而长的。
2. 舌头胖大齿痕重;从小舌尖瘀点,舌下根部有点粗血管。
3. 右手无名指有淡淡的暗黑竖纹,并且有一条裂纹。
4. 大脚拇指指甲有凹凸横纹。
5. 左耳朵上胃反射区附近有一个小包,挤掉了还长。
6. 手掌中指根部和感情线中间,用刮痧板刮的时候,里面有一个疙瘩,刮不开。
7. 整个手掌刮痧的时候有咯咯楞楞的响声。
这些东西让我觉得中医真是太好玩了。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看了《阴阳一调百病消》受了些启发,下定决心好好调理一下我的身体。
我分享一下我都做了些什么:
1. 春节放假期间,我的妈妈每天给我做山药红豆米饭。
2. 春节放假期间,按承扶穴、委中穴等,有往上返嗝的感觉,很舒服。
3. 放假回来后,没有红豆山药饭了,我每天用益母草泡脚+喝焦三仙。
4. 练习每日瑜伽十分钟。
5. 做张宝旬先生的每日揉肚脐。
起初的时候觉得右侧肋骨的位置每天都凉凉的,后来每天这种凉凉的感觉像是在扩散一样,然后是后背对应的位置有疏通的感觉,大概在右侧胆腧穴的位置。接下来的几天后背到头顶有疏通流动的感觉,头顶脑空穴的位置有隐隐冒凉风的感觉。有时候觉得胃右侧堵的位置甚至都不堵了,好舒服啊。还有一个极特殊的感受,就是我的左脚应该是胆经足临泣穴位的位置,在那几天没触碰就有很明显的酸痛感觉。这让我觉得太好玩儿了,因为我是胃右侧的地方堵,而我的左脚足临泣穴位酸疼,中医的经络真的好神奇。
这样一天比一天好的感觉持续了十几天,实在是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重新体验到健康舒服是什么感觉。
1. 精力充沛,起床容易。
2. 脑子一天比一天清楚。
3. 睡一会儿就好解乏,睡觉变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
4. 后背非常轻松,像是背了许久的石头落了地。
5. 胃旁边不堵了。
6. 便便成型。
7. 感觉不疲倦了;眼睛,尤其是下眼睑不觉得困了。
8. 变得有胃口了,知道饿了,吃了还不胖。
9. 每天都在变瘦变紧致,看得见的变美,觉得脸向上生长。
10. 擦化妆品的时候只要一点点就觉得好润。
11. 僵直的无名指变得柔软了。
12. 觉得指甲一天天变得比以前硬了。
13. 足跟也不累了。
14. 觉得自己有点长高了,站起来后背变挺拔了,不驼背了。
15. 视力一天比一天好。
想想那些追求颜值的朋友,其实追求的是好气色,那种健康带给人们的光环吧。
我的例子不是很成功,因为只是好转了十几天之后又恢复了老样子,我没太想明白是什么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停止供暖后我穿了紧身保暖裤大腿外侧又着凉了有关。毕竟中医是一门严谨的学问,我也只是接触接触皮毛。
但是能够体验到健康的舒服的感觉,真是太幸运了。
回想一下我的体质形成原因还蛮典型的。我从小是优中选优的优生优育的苗子,爸爸妈妈从小在农村锻炼,无不良嗜好,26岁最佳生育年龄的时候有的我。我想我算得上是有机宝宝了。我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做菜手艺一般,满足三分饥与寒的育儿条件。我成长在出门靠走的小城市。小时候上学放学都跳皮筋儿,身体是超级好的。小学的时候过目不忘,读书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以前我不能明白有些同学怎么背不下来单词,我几乎看一遍就记住了,现在我想对那些同学说,我理解你们了。也十分同情那些赖床的朋友,也许他们赖床也是因为健康出现了些问题。
我的毛病形成想来也挺典型,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原因大致如下:
我小时候着凉了,胃特别怕凉,稍微被风吹或者吃点凉东西半夜就会疼醒。要知道我那时候的睡眠是相当好的。我自己想了个办法,在胃的对着的后背的地方贴风湿膏,后来还真就管些作用,疼的次数越来越少,只要不太过分是轻易不疼的。后来听了的课,知道了其实应该直接吃附子理中丸。
不过那时候我还是身体倍儿棒的上火体质呢。大一的时候嗓子疼,自己给自己吃了牛黄解毒片,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六点左右不管多不情愿都得去厕所,便溏。
大一的时候挂科了,放假回家看电视到半夜两点,心里非常郁闷,从此有了一个睡觉非常累的毛病。我跟很多人说这个毛病,没人能理解我。
后来宿舍搬到了阴面,终年见不到阳光,经常会穿一层单衣坐着看电脑,也许那时候就开始着凉了吧。冬天的时候我的脚底总是出冷汗,从此有了个冬天冻脚的毛病。
工作以后,冬季成为我最害怕的季节,冷到无处可躲。办公室实在是太冷了,我每天跟脚踩在冰上一样。上下班等车的过程中,有时候都冻疼我了。不过这时候就不光是冻脚了,还有冻腿和冻屁股。
26岁的时候受到些打击,比较伤心,每天早上四点就醒了,很伤心总是哭。后来有一天照镜子,无意间发现自己的舌头底下长出一棵蓝绿蓝绿的“西兰花”,吓了我一跳。后来我懂得难过归难过,但是要节制,不可以伤心。
从上学到上班,久坐已经变成了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又有了一个屁股疼的毛病。真是太难为情了,但是这是事实,而且我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就搜到了一个练习瑜伽的app,然后开始练习瑜伽。这对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甚至有一天我发现,我舌头下的西兰花都不见了。
我的办公环境很冷,有一天午睡的时候忘了披外套,醒来的时候感觉有股寒气从后背的一个地方钻了进去,没出来。从那以后我吃东西就容易胀。有一天开会的时候同事拍了我的照片,我后脖颈子的肉都堆出褶子来了,同事送我一个扎心评价——虎背熊腰,并且好心提醒我少吃点。可是我吃东西真的是很节制的,因为我没什么胃口啊。而且我从来不吃垃圾食品,甚至不吃零食,还是因为我没什么胃口啊。我每顿饭都要吃,要荤素搭配,然而即使这样,我的体检报告还写着胆固醇边缘总值偏高。
我怕冷这个毛病真的是坐实了吧。有一阵子特爱吃荔枝,我连着一个星期每天吃一斤都没有上火哎,真的是好甜蜜的夏天。
办公室冷到造成身体负担,住的屋子又是阴面,所以工作期间几乎每年冬天都要挨冻。也大概在那个时期,我发现我有了打不出来喷嚏的毛病,总想打个喷嚏,准备发射的时候却又憋回去了,这真是件极其郁闷的事情。另外友情提示大家,如果想打喷嚏一定要打出来,不要憋回去,这对身体会造成伤害。后来连哈欠也这样。后来听了的课之后,大概明白自己应该已经是身体的正气不足了。好在这两年换了环境,感恩。去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方法,用肉桂敷涌泉穴,我连着敷了一个月,脚冷的毛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可能人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受一些打击,我三十岁的时候又受了打击。这次连续哭了两个月呢,有时候甚至觉得人越长大越脆弱似的。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没有压抑自己,放声大哭,找书看,找广播听,早上散步,晚上跑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强迫自己,找没人的地方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录下来。每天早上四点醒。醒了就出去散步。不过悲伤的是我的头发白了。从前是几根,现在已经达到一定量了。月经也变少了,甚至快没了。这件事情上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了一些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沟通方式,等等吧。我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听的广播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听讲《大国医》,后来听张锡纯,再后来我连中医育儿都听了一遍,虽然我还没结婚。我还记得刚开始听的时候那种满足的感觉。我忽然意识到,现代人的焦虑会不会是因为没有那种真真切切学到知识的满足感。学本领带给人的快乐让人挺充实的。
所有医学相关都听完了以后,我开始听《弟子规》。它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对自己又进行了一些反思。反思自己待人处世的方式,反思从小到大我们家的生活方式,反思我父母体质形成的原因等等。我非常喜欢听《弟子规》,它更容易实践。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向来是很懒的,但是五一回家的时候,我把陪妈妈散步定为了一个假期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几天我妈妈很开心,我也不用被妈妈强迫散步了,因为是我主动的。人长大了以后,鸡汤该补得补啊。有了一些生活阅历以后,再听一些儿时学过的道理,就会觉得意味深长。
在每一部书中都强调一些生活的感悟,在《救命之方》中推荐感恩放松法,每当疲惫的时候,停下来感恩一下,就能够很快恢复能量。我想说自从听了的广播之后,每天又多了一个感恩的理由。
感恩中医的神奇,这太有趣了。
感恩那些中医们的不懈努力,他们就像是自然界中的集天地精华的奇珍异草。
感恩,世界上最好的声音也可能带点碴子味儿,因为它传播着知识和善良。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时间的拿捏,都是极为细腻的心思。能感受到那份希望将最好的分享给大家并帮助到大家的心情。
这十几天的健康让我感触颇深。回想起我的经历,如果我能早点懂得一些常识,当毛病还小的时候及早解决,也许我会把自己照顾得更好。之前确实是没觉得舒服,但是这十几天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之前一直是不舒服。现代社会中,其实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是不舒服的状态,他们对于健康是什么感觉都已经麻木了。当一个人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感觉,他又如何会追求健康呢?
很多年轻人嘲笑老年人乱买药,这是件挺可怜的事情。他们吐槽乱买药是因为他们没有医学常识,没有意识到如果觉得身体舒服的话谁会病急乱投医呢?除了关注老年人上当,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体。上当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和医学知识的缺乏。那个年代没有机会学习到医学知识、如何保护自己,很多东西没学过怎么能会呢?学到了才能懂得趋利避害。如果他们的孩子们学到了,才能更具体地关爱父母的健康。
健康是一门学问,它需要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人相处的方式、合适的锻炼方式以及必要的医学常识。我们需要太多的健康知识的普及,懂得健康的意义,才能具体地关心自己和关心别人。
我建议以后要是再做综艺节目的话,做一个寻找健康职业和健康朋友的节目,应该能引起人们的反思。健康状况影响自身的身体、处理问题的态度。如果人们都知道健康的感觉和健康的重要性,很多行业也就真的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吧。
最后分享一下手相和舌象吧,仅供参考。
文章◎PrettyF
封面◎8岁
编辑◎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