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很疲惫,休息也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咨询,说自己最近总是觉得累,觉得自己睡多少都是不够,不像之前睡一觉起来疲惫就一扫而光,问我要不要吃点药调理一下。我问她最近的状况和其他症状,发现她这种情况是最近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半个月左右,除了疲乏无力,睡眠也不好,睡不安稳。看过舌脉后,我对她说:你想喝中药调?你这病程不长,在家艾灸也能好的。她听到还有不用喝汤药的方法,赶紧就说,不喝药更好,你教我艾灸吧!
疲乏往往都是在过度劳累之后,一般在休息后会缓解,但是现在许多人经常会说自己总是累,怎样都缓解不了,有的还会伴有精神萎靡、手足酸软、记忆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症状,这是疲劳综合征的表现。
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伴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但无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为特点的症候群,实验室检查或体格检查均不会发现明显异常。通常表现程度不同,症状也轻重不一,主要是疲乏,这种疲乏无力是在没有经历大强度劳动的情况下,持续出现或者反复出现,通过晚上休息后仍然不能缓解,之后又重复出现。其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与长期的工作、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有关,是体内多系统功能紊乱后引起的症状。
中医中虽没有本病的记载,但对“疲乏”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古籍中的“倦”“懈怠”“懈惰”“四肢劳倦”“身重”等相关论述与疲乏综合征的表现极为相似,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在运动后虽有疲乏,但是逐渐蒸腾的阳气可以很快赶走疲劳,使人体恢复活力,休息时就是给阳气蒸腾的时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津”,阳气足则神精气足,长期的损耗,体内阳气不足,则疲乏不得缓解。而脾胃为化生之源,饮食不规律,久则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机体失养;加之思虑过度、过劳伤脾,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升清失常,久之引起五脏的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多脏器功能失调的病症。
在中医理论中,“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微温不烫的艾条灸作用在气海、关元、神阙等补益要穴上,能够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滋养人体的阳气,通过阳气促进人体气血流动不休,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在开篇的案例中,我就是让这位朋友回去在神阙、气海、关元艾灸,一周后她告诉我,自己现在不像之前那样总觉得自己特别累了,可以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了,觉得用艾灸调理身体真的挺好。我叮嘱她,有好转了也要注意,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工作强度,减轻压力,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好地恢复。
下面就来看看艾灸的穴位和操作吧:
神阙穴
在脐中央。此处是禁止针刺的,多用灸法,具有温中散寒、养生保健、温阳救逆、调补冲任的作用。
气海穴
下腹部,位于脐下1.5寸。气海系生气之海,元气之所汇,为全身保健名穴,灸气海可以培补元气。
关元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本穴有很好的强壮作用,具有很好的补阳作用。
操作方法:
采用艾条温和灸,找准穴位后,艾灸20分钟,以皮肤潮红,热力渗透为度。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视频操作讲解演示
看看我们的教学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一下吧:
神阙穴位居中,又名气舍、气合等,其处四陷空缺,历代针灸医籍均视为人体要穴,在此可以激发经络之气,通过任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达到疏通经路、调和气血的边效。气海能温阳益气培元,关元的功效偏重于补,是补益身体元气的代表穴,常用于亏损的虚劳疾病。
最后提醒大家,艾灸时,要用温和的火力,不能说为了追求热度而用旺火。因为艾灸时,温和的火力是补益的,而旺盛的火力则是偏于泻的,不能把补泻搞反了,需要补益的,结果用了泻法,那就适得其反了。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冬至节气,聊聊“三九灸”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罗大伦 插画◎八岁 编辑◎云少
的官方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本拥有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