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清热药·清虚热药之银柴胡 中药知识

清热药清虚热药之银柴胡 | 中药知识
清热药
凡以清热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症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沉降入里,清热药通过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清热药主要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肺、胃、心、肝等脏腑实热证,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温毒发斑,痈疮肿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使用清热药时应辨别热证的虚实。
本类药物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病伤阴或阴虚津亏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根据清热药的药性、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清热药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五类。
清虚热药
本类药物性寒凉,多归肝、肾经,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眠、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及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细数等。部分药物又能清实热,亦可用于实热证。使用本类药常配伍清热凉血及清热养阴之品,以期标本兼顾。
银柴胡

最早记录于《本草纲目》。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气微,味甘。以根长、外皮棕黄色、切面黄白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虚热,除疳热。

【应用】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本品甘微寒,善清虚热,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

2.小儿疳积发热
本品甘微寒,善于清虚热、除疳热。治疗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干枯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银柴胡与柴胡二者名称相似,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长于清虚热、除疳热,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柴胡长于解肌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8岁 | 封面

云少 | 编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