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魄门亦为五脏使”到底是啥意思

“魄门亦为五脏使”到底是啥意思

“魄门亦为五脏使”语出《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与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什么关系?一起听听陈钢老师的讲解……

魄门就是肛门。如张景岳注:“魄门,肛门也。”为什么叫作魄门呢?

从三个方面来讲:①魄通“粕”字,粕即糟粕。《庄子天道篇》云:“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糟魄即糟粕。肛门是糟粕排出之门,故肛门为粕门。

②肺藏魄。《难经四十四难》云:“下极为魄门。”魄门在人体的最下部。肛门上通大肠,大肠与肺互为表里,肺藏魄,故称大肠的尽头也就是肛门为魄门。《素问经注节解五脏别论》说:“谓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故曰魄门……肛何以通于肺?肛为大肠之尽窍,而大肠与肺合故也。”

③五神之一的魄与肛门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反映为:肛门是人在死的时候,“魄”离开人体时的门户,所以肛门称为魄门。《灵素节注类编奇恒之府》说:“盖常人死后,魂由顶出,魄从肛出,故称魄门。”民国刘本昌《脉诀新编内景真传说》说:“肛门又名魄门,人死魄从此则去。”魂从眼耳口鼻七窍而出,魄从肛门而出。魄门就是魄出之门。肛门能固守魄神。如果魄门功能正常,既可以固守魄神,也可以固守肺所主的一身之气。

根据这一点,其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在诊断上,一定要审察魄门是否正常行使其固守之职,凭此可以预测死生,这是医生必备的功夫。如果肛门失守,大便失禁,魄由此出,五脏之气、五脏之神也由此而出,则生命垂危。

张景岳说:“肺藏魄而主气,肛门失守则气陷而神去,故曰魄门。”特别是对危重病人,要时常去查看一下肛门的启闭情况。如果见到肛门失守、大便失禁,常常预示着其人脏气下陷,肺魄将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预后多不良。

张景岳在注《素问阴阳别论》时说:“胃气不留,魄门不禁,而阴阳虚者,脏气竭也,故死。”《备急千金要方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说:“病人卧遗屎不觉者死。”《备急千金要方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说:“病人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皇汉医学丛书证治摘要》说:“肛门出粪者,难治。”《望诊遵经大便望法提纲》说:“谷道不闭,黄汁长流者,肠绝之征。”

在治疗上,对肛门失守、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应当急用固摄法密闭肛门以固脱,固守魄神与脏气。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慓悍者,按而收之”(高士宗“病气慓悍,是当按收,恐正气之并脱也”)的治疗原则。

徐之才十剂中有“涩可去脱”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用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桃花汤之类的收涩方药来固脱。

唐容川《血证论便脓》说:“久痢不止,肺气下泄,则魄随之陷,而魄脱则死。肺藏魄,治宜调补肺气,人参清肺汤以固之。如寒滑者,桃花汤治之。

仲景诃黎勒散,即是清肺固脱之方。四神丸、乌梅丸,皆是桃花汤之义。方难尽举,升提固涩,总须分寒热用药,斯无差爽。”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魄门”的道理后,今后我们在抢救诸如上吊自杀者的时候,就会懂得应该怎样去实施抢救措施了。在清代医家鲍相璈的《验方新编急救》一书中就记载有这样的抢救方法,“急以衣裹手紧抵粪门”,“裹衣紧抵粪门阴户,不使泄气”。

本文节选自《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点击可直接购买

购书

前言

我在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教《黄帝内经》时,在长庚大学图书馆里看到曾在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何秀煌教授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思想方法导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书只是一座桥梁,它本身不是目的,它是路,不是天堂。” 各位同学,我们即将一起共同阅读和学习《黄帝内经》,共同感受《黄帝内经》带给我们思想的震撼、精神的愉悦,它会端正我们的思维,开启我们的智慧,打开我们思想的风帆,张开我们理想的翅膀。但是,阅读和背诵《黄帝内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是一条到达幸福天堂的路,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一程都会有老师陪伴着我们,但老师又不能一直伴随我们走下去。因此,我在这里预祝大家健康幸福、建功立业,每个人都能通往幸福的彼岸。

作者简介

陈钢,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负责人,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四川省“师带徒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中医临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多次受邀到以色列、日本、德国中医学术讲座与交流等,多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长庚大学讲授《黄帝内经》,常年在川渝云贵等地讲授《黄帝内经与临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级奖励10余项,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部局、省厅、校等各级20余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作者:陈钢。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治疗肝脾肿大,需辨别三脏

● 这位老先生自制的生肌收口膏,治疗疮疡不妨试一试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