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聚焦两会】王阶:在全世界没有特效药时,中医短时间见效

【聚焦两会】王阶:在全世界没有特效药时,中医短时间见效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表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王阶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阶介绍,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的金银潭医院是情况比较严重的医院,这里就诊的患者,都是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且病情都比较重。到3月30日,南区收治的158例患者里面,有140例已经痊愈出院,其中88例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他表示,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利用自身体系的病因病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医制宜”,给患者短时间内诊疗、处方、用药、见效的提案,让病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托付、医生的技能和传统的魅力。

王阶表示,中国的抗疫历史源远流长,从西汉至今,中国至少发生过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每次瘟疫过后,中华民族都挺过来了,并不断增强了免疫。

王阶表示,我们在反思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过去中医的诊疗、医生的处方和熬药的漫长过程,这次有了新的变化,病人在诊疗后一分钟就能拿到药,开水冲服,简单方便,又不失特色。“我们相信,中医药只要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们一定可以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作用,发扬光大。”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注评,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瘟疫爆发数以千次。在中华民族的抗疫史上,中医药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古代医家面对大规模疫情爆发,针对疫病“症状相似、染之即病、病机类同”的特点,创制了大量普济效方,应对疫情。因此,深入挖掘历代抗疫通治方,突出辨病论治,对于防治规模化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一书。本书共筛选整理了56个历代抗疫方剂,按照朝代排序,每方分立方背景、药物组成、配伍分析、主治疫病、临床其他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治疫病重点突出该方剂对于疫病的防治应用,临床其他应用总结该方除疫病治疗外的拓展应用及推荐应用。撰写过程中,重视原文所述,尊重原方本来的面貌,并做适当阐释。本书力求让读者对防疫通治方在历代及当代的运用有更为深刻地认识,也希望从历代防治疫病的有效通治方中,挖掘适合群体化治疗的辨病通治方,为防治突发疫病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朱向东,博导,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特骋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仝小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学》《黄帝内经》《方药量效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5部。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

● 千年中国抗疫史的精华,都在这本书里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