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连载】《伤寒论》解读60-62条

【连载】《伤寒论》解读60-62条

#《伤寒论》连载

导语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伤寒论》解读1-3条
《伤寒论》解读4-6条
《伤寒论》解读7-10条
《伤寒论》解读11-14条《伤寒论》解读15-17条
《伤寒论》解读18-22条
《伤寒论》解读23-25条
《伤寒论》解读26-28条
《伤寒论》解读29-30条
《伤寒论》解读31-32条
《伤寒论》解读33-34条
《伤寒论》解读35-37条
《伤寒论》解读38-39条
《伤寒论》解读40-43条
《伤寒论》解读44-47条
《伤寒论》解读48-50条
《伤寒论》解读51-57条
《伤寒论》解读58-59条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这一条再承上条论述汗下失序,伤阳致表里阴阳俱虚。

先下后汗是谓失序,也是误治,先下不得法,既伤里阳也损津液,后汗亡表阳更损津液,表里阴阳俱虚,必然出现恶寒颤栗,也就是俗称怕冷哆嗦;脉微为表里阳虚,脉细为里阴不足,津血虚,说明表里阴阳俱虚。“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是自注句,意思是所以形成“振寒,脉微细”这样的脉证,是阴阳表里皆虚的缘故。

上条讲汗下失序误治伤阴,本条讲汗下失序误治后伤阴又伤阳。伤阴有阴阳自和,津液恢复自愈的机转,阴阳俱伤未提治疗和转归,是否考虑回阳益气为先务。因为有形之阴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有顷刻而亡的危险。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这一条论述误治造成阳虚阴盛的证治。

“下之后,复发汗”,仍与前两条一样,汗下失序,是为误治,但造成的后果不一样,本条是误治造成阳虚阴盛的烦躁证。阳虚则烦,阴盛则躁。昼日阳气旺,微阳能与之争,则烦躁不得眠;阳微不能入阴,阴盛不能配阳,拒阳于外,故“不得眠”;夜则阴气盛,微阳不能与之争,故“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是指邪气未入少阳与阳明,也说明里气和。无表证是指无太阳表证。“脉沉微”,沉为里,微为阳衰,里阳衰微,说明少阴真阳衰,阴寒独盛。“身无大热者”,言外之意,不免还有些微热,而不是格阳于外的身大热欲得近衣,说明少阴真阳虽然衰微,但残存之阳还没有立亡外越。因此,用干姜、附子汤辛热纯阳之品单刀直入,急速救急回阳,力挽狂澜。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干姜、附子大辛大热之品,急复其阳,附子生用,力量更猛,不加甘草,其力更专不缓,意在急速回阳,力不容缓。缓则唯恐生变,一次顿服,药力集中,则收效更捷。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这一条论述汗后过汗伤营而身疼痛脉沉迟的证治。

本条应与50条合看,50条讲太阳伤寒,身疼痛,脉浮紧,用发汗法。如果尺脉迟,不可发汗,因为荣气不足,血少。

本条是发汗过多,伤了营血,筋脉失养而身疼痛,脉沉迟。两条都是身疼痛,本条是过汗后身疼痛,脉沉迟;50条是未经发汗身疼痛,尺脉迟。两条都是营血不足、血少的缘故,其结果是一致的,本条补出用桂枝新加汤治疗。对这一治疗诸多注家看法不一,有认为身疼痛,脉沉迟,已无表证,是荣血不足,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增加生姜用量以发卫,加大芍药用量增强敛营,加人参养荣,引药入营。如刘渡舟教授认为,虽然营血不足,但身疼痛在汗后,邪气亦未尽,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大生姜、芍药用量增强调和营卫,加人参助正气,引血归经。《通俗伤寒论讲义》与刘渡舟教授看法一致。太阳伤寒出现身疼痛是常见之症,往往脉浮紧,属表实,用发汗法应当身疼痛解除。本条是汗后身疼痛不解除,脉沉迟。凭脉辨证,如脉浮,可以再发汗;而脉沉迟,沉主里,迟主血虚,证明身疼痛不是表证,而是过汗伤荣血,导致筋脉肌肉失养,应当益气养血、调和营卫,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个方子的方名特殊,有个“新加”二字,刘渡舟认为:“所谓新加汤是指仲景在前人所创桂枝汤的基础上,重用芍药、生姜又加人参而成。由此可知,《伤寒论》中的一百一十三方绝大多数是张仲景‘博采’所得,并非他一人所首创。”而清代程郊倩曰:“曰新加汤者,名沉迟之脉非本来之沉迟,乃汗后新得之沉迟,故汗后亦新加人参而倍姜芍耳。”可见,各注家对“新加”二字认识多样,字字必究啊!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还可解未尽之邪。加芍药增强敛阴养血,加生姜宣通卫阳。另加人参益气养津血,补汗后之虚。

本文节选自《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每一条文都有详细解读,十分适合伤寒新手,老手如果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迫不及待想看完的读者,直接戳下面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哦!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集明、清两代诸多有名注家对《伤寒论》精华注解,参以己见,解读通俗易懂。主要内容为《伤寒论》全集的解释,其特色为既借鉴古人对《伤寒论》内容的注释、观点,又结合本人对《伤寒论》的理解,用通俗语言解读,使《伤寒论》更能为现今中医工作者服务。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天天说上火,中医的寒热到底是怎么回事?

● 桂枝汤这个众方之祖,不是谁都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