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妊娠高胆汁酸血症医案
马大正,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由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马大正主任所提出的中医妇科水血学说是专门研究妇女体内水和血的生成、代谢、转化、致病、治疗及预防的一门学说。它与以往中医妇科的任何一门学说都不相同,也是任何其他学说所不可替代的。运用该学说可以阐释水血致病的发生机理,并成为预防、治疗水血疾病的理论依据,有效地指导临床。
毛某,29岁。因“孕60天,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0余天,住院治疗未愈”要求会诊。
患者孕前胆汁酸升高病史4年余,经过医院检查、治疗,最终没有诊断,也没痊愈。婚前胃痛、嗳气频繁。2月27日总胆汁酸39.1mol/L(正常范围0~10mol/L),甘胆酸26.56mg/L(正常值0~10 mg/L)。3月3日总胆汁酸44.2mol/L。3月6日总胆汁酸48.5mol/L,甘胆酸17.3mg/L。3月4日肝胆B超检查:肝区回声偏粗,分布欠均匀,门静脉海绵状变可能。
病房用西药:黄体酮注针,地屈孕酮片,强的松片,低分子肝素钙针,碳酸钙D 3 咀嚼片;中药:柴胡10g,制大黄6g,炒枳壳5g,黄芩10g,姜半夏9g,生白芍10g,茵陈15g,生栀子10g,平地木15g,鸡骨柴15g,五味子6g,砂仁3g。
会诊一(2020年3月9日):病史如上,患者面色晦滞,脘堵,右胁隐痛,大便日解2次、成形,口酸、口糙,喜饮,小便正常。舌边稍红,苔白略腻,脉细涩。
中医诊断:痞证。西医诊断:妊娠高胆汁酸血症。
治法:疏肝泻热,行气利水活血。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制大黄10g,炒黄芩9g,枳壳10g,炒白芍10g,金钱草20g,茵陈12g,炒栀子12g,郁金10g,川楝子10g,丹参15g,佛手12g,4剂。
会诊二(2020年3月13日):右上腹隐痛3天,部位移动,矢气后舒。腹部叩诊: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呈鼓音。大便成形,纳欠,口酸。总胆汁酸24.3mol/L,甘胆酸8.4mg/L。舌脉如上。西医诊断:高胆汁酸血症,结肠肝曲综合征。方药:中药守上方,制大黄改为12g,炒白芍改为15g,加木香10g,大腹皮10g,3剂。
会诊三(2020年3月16日):面部色泽稍光润,口酸减,大便变软,上腹胀痛,嗳气。总胆汁酸35.6mol/L。舌脉如上。方药:中药守3月9日方去佛手,制大黄改为15g,加大腹皮15g,槟榔12g,赤小豆30g,降香5g,木香10g,4剂。
会诊四(2020年3月20日):大便成形。舌脉如上。柴胡10g,制大黄20g,枳壳10g,炒白芍10g,炒黄芩10g,川楝子10g,金钱草30g,茵陈15g,郁金12g,丹参20g,木香12g,大腹皮15g,平地木15g,4剂。
会诊五(2020年3月25日):大便稍软,日解1次,右上腹疼痛十去其六,口酸减,嗳气,矢气。3月24日总胆汁酸33mol/L。舌稍红,苔白腻,稍干,脉细滑。
……
会诊十三(2020年6月12日):面色转为正常,大便一天解1~2次、成形稍软、易解,左上腹轻微胀痛,偶有两少腹轻微拉扯样痛,休息后可缓解,腰酸。6月12日总胆汁酸5.9mol/L。舌脉如上。方药:中药守上方,7剂。
……
会诊十八(2020年9月1日):孕34 +3 周。左肋下抽痛减轻,大便软。9月1日总胆汁酸21.6mol/L。B超检查: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胎儿脐带绕颈,可见W形切迹,胎心150~180次/分。舌脉如上。方药:中药守上方,制大黄改为12g,丹参改为15g,金钱草改为20g,7剂。2020年9月9日患者剖宫产一婴儿,体重2.35kg。
体会:全方运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其中大黄用至20g,配伍金钱草、茵陈、平地木,起到清热利水的作用;大黄配伍郁金、丹参活血化瘀;柴胡配伍枳壳、川楝子、木香、大腹皮、郁金疏肝利气;白芍养肝敛肝。
本文节选自《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中医妇科水血学说》,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提要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滥觞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的“病有血分、水分,何也……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的“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基于漫长的理论研究与长期的临床实践,于2017年在《中华中医杂志》第2期发表了1.1万字的“中医妇科水血学说及其发挥”论文,初步奠定了这门崭新学说的框架,再经过5年的努力,七易其稿,终于完成这部20多万字的《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中医妇科的水血学说只是从妇科层面切入,解开人体生理、病理的一个奥秘,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其实,这门学说适用于中医的任何一科,因为,人体对水血的依赖,以及水、血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是一致的,治疗的法则也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将这门学说推广、运用,将给传统的中医学带来改观,造福于人类。
作者简介
马大正,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原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称号,浙江省国医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项目专家评议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和不孕不育协作组专家,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中医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是我国医读文化的首倡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马大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妇科水血学说》,作者:马大正。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唠嗑。
● “水血学说”话痛经
● 月经先期,试试这个方子
点,一键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