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大道至简!把脉,李时珍说先辨阴阳

大道至简!把脉,李时珍说先辨阴阳


在一条约2cm长的细血管上,区分出二十八种脉象来,不能不说有相当的困难。正如《脉经序》说:“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历代医家为了掌握脉诊,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用口诀的形式易读易记,便于区分辨认。

浮阳
浮脉: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 厌厌聂聂, 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 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 在时为秋, 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太过则中坚旁虚, 如循鸡羽, 病 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 病在中也。《脉诀》 言: 寻之 如太过, 乃浮兼洪紧之象, 非浮脉也。

体状诗

浮脉唯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 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 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 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 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 浮而迟大为虚, 虚甚为散。
浮而无力为芤, 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 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 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 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 有力表实, 无力表虚。
浮迟中风, 浮数风热, 浮紧风寒, 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 浮芤失血, 浮 洪虚热, 浮散劳极。

沉阴

沉脉: 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 内刚外 柔杨氏。如石投水, 必极其底。沉脉法地, 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 在时为冬, 在人为肾。又谓之石, 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 按之益 坚, 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 去如数者, 病在中也。《脉诀》 言: 缓度三关, 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 部之沉。烂绵乃弱脉, 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 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 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 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 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 伏行骨上,
牢大有力, 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 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 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 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 肾虚腰及下元痌。
沉脉主里, 有力里实, 无力里虚。
沉则为气, 又主水畜。
沉迟痼冷, 沉数内热, 沉滑痰食, 沉涩气郁,
沉弱寒热, 沉缓寒湿, 沉紧冷痛, 沉牢冷积。

本文来自《濒湖脉学三书》
……以下不是广告时间……

(扫码下单)
众所周知,就中医脉学之普及而言,当以《濒湖脉学》为先。本书将《濒湖脉学》单独整理编次, 又取李时珍考证《脉经》后所做之 《脉诀考证》,以及考证奇经八脉循行、主病及所属穴位之《奇经八脉考》, 三部小书汇于一处 。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濒湖脉学》,由中医出版整理发布,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腰扭伤,这些点穴按摩的干货赶紧收藏

探索发现,你所不知道的针灸奥秘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