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干货!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方法

干货!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方法

郑绍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近60年,是河南省中医脑病事业的开创者,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获得过首届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对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颇有心得。

肢体无力和麻木是多数多发性硬化患者的首发症状,多数患者遗留有此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中针刺、艾灸对改善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都有显著的疗效。

1.针刺治疗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

多发性硬化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素问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并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针刺阳明经,使气血生化有源,经脉得养,关节得利而活动自如。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肢体无力或麻木时,可选阳明经穴、督脉穴、背俞穴配以脾肾二经穴位为主,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益气补肾的作用,从而调节多发性硬化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达到阴阳平衡。

推荐针刺方案如下:

(1)取穴 ①主穴: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夹脊穴;②配穴:湿热浸淫证可加阴陵泉、大椎、内庭;瘀阻脉络证可加血海、太冲;气虚血瘀证可加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虚证可加太溪、肾俞、肝俞。

(2)操作 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

2. 艾灸治疗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

作为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艾灸的主要应用原料艾叶具有调节气血、温经通络的效果。多发性硬化患者多为虚寒体质,多有畏寒肢冷等症状,尤其适合灸法治疗。艾灸可加快患者血液循环,恢复机体正常运动,同时增强患者上肢与下肢的肌肉张力活动,从而改善其肢体功能。该治疗多用于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

(1)取穴 中脘、足三里、肝俞、肾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阳溪、外关、髀关、伏兔、解溪、阳陵泉。

(2)操作 以艾条或艾炷施灸,每次可酌情选取4~6穴,交替使用,每穴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也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等。

本文节选自《郑绍周补肾解毒法论治多发性硬化》。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郑绍周补肾解毒法论治多发性硬化》,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专家简介

郑绍周,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奠基人。现任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中医脑病(神经内科)首席专家,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河南中医学院痿证研究所顾问,长期担任河南省老干部保健专家。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痴呆等脑病以及内伤发热、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和一定的科研的成果。在中风病、血管性痴呆、多发性硬化、内伤发热及疑难杂病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提出了用“补肾益气”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匠心独具,倡导“补肾、活血、化痰”,并逐渐发展、完善为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治疗各种老年病和慢性功能性疾病的独特理论。
内容简介

郑绍周教授临证擅长脑病、发热和肿瘤,近20年对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颇有心得。遵照恩师要求,本书主要介绍其20 多年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该书分为医家小传、学术精华、临证精粹和弟子心悟四部分,所有内容均是郑绍周教授临证经验和学术观点的真实反应。先生反复叮嘱我们务必真实记录、客观表达,不做文章润色和思想拔高。书中所载的用药经验和临证体会均整理自郑教授口述,如能启发后学则为作者荣幸,如有不同见解,也权当学术交流。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郑绍周补肾解毒法论治多发性硬化》,武继涛,赵铎,王丹主编。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 当冬奥邂逅中医药……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