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活用“枳术汤方”,治疗脾胃病证

活用“枳术汤方”,治疗脾胃病证

:郭淑云,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郑州医学专家会诊中心首席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

郭淑云教授治疗脾胃病,常依脾胃主纳运升降的生理特点及其功能失常后的这一病机特征,取张仲景的枳术汤与刘完素的枳术丸方义,以白术(炒白术、生白术)、枳实(枳壳)为主药组成“枳术汤方”,并加减衍生一系列组方,治疗脾胃功能失常引起的诸多疾病,疗效颇佳。

病案

王某,女,38岁。2013年3月14日初诊。
主诉:胃脘痞满10余年,加重2个月。
现病史:10余年前出现胃脘痞满不适、嗳气等症,间断服莫沙必利片及多种健胃消食之中成药,病症时轻时重。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慢性胃炎。2个月前胃脘痞满加重,饭后尤甚,服西药及疏肝和胃、降气消食等中药效果不显,加大剂量则益甚。
现胃脘痞胀难忍,仅能少量纳食,但饭后10分钟左右仍胀满不已,嗳气频作,胃稍痛,并有胃中灼热感,大便干,矢气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脉稍弦。

中医诊断:胃痞(脾失健运,胃气壅塞)。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处方:四君子汤合枳术行气方加减。
党参10g,太子参15g,生白术20g,茯苓15g,生山药30g,枳实15g,木香15g,厚朴15g,香附15g,乌药15g,大腹皮30g,连翘15g,蒲公英20g,炙甘草5g。
14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4月1日。自觉胃脘痞胀、嗳气明显好转,饮食后难受不适消失,亦不胃痛,胃中仍有灼热感,便秘,矢气不畅。
上方加败酱草15g,炒麦芽30g,神曲10g,炒决明子20g。14剂,水煎服。

三诊:2013年4月14日。胃脘痞满明显减轻,现矢气顺,嗳气畅,近两日又稍有胃痛,仍时有便秘。
上方加延胡索15g、炒决明子25g。15剂,水煎服。

四诊:2013年4月30日。胃脘痞满、嗳气基本消失,胃痛消,纳食增,大便通,腹中畅。
处方:太子参15g,生白术20g,茯苓15g,生山药30g,枳实15g,木香15g,厚朴15g,香附15g,乌药15g,连翘15g,蒲公英20g。
15剂,水煎服。 按语:患者病发日久,中气已虚,医者以疏利行气之剂益伤中气,使脾益虚,胃益滞,中焦健运斡旋无力而致胃脘痞满等症愈重。由于本案为病机虚实夹杂,实由虚致,故以“运补”“行补”之法,取党参、太子参、生白术、茯苓、生山药立足补虚,枳实、木香、厚朴、大腹皮行胃肠之气;因脾胃亏虚,久之或因土虚木乘,或因土壅木郁,必致三者俱病,故以香附、乌药疏肝畅胃,遵李振华教授“当脾胃肝脏腑同治”的原则,健脾气、降胃气、疏肝气。在诊治过程中,灵活用药,如有内热时药宜生用生白术、生山药,并加用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等,便秘时加用炒决明子等,以使药证相符而取效。

本文节选自《郭淑云论治脾胃病》。……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郭淑云论治脾胃病》,点击可直接购买

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章。“医家小传”叙述郭淑云教授走向习医之路的时代背景和经过、工作经历、成长过程及跟随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研习脾胃学说的体会;“学术精华”中的内容均为以往在医教研工作中实践的总结,论述了个人的学术观点和诊治疾病的临床经验,其中如“临证中的六个相结合”“病发于肝,治重在脾”“胃病中的有形之瘀与无形之瘀”“活用枳术汤方,治疗脾胃疾病”等具有一定的学术特色;“临证精粹”选取了脾胃系统中最常见的胃痛、胃痞、呕吐、泄泻、便秘5 种疾病,在辨证思路、临证择方及方药分析等方面阐述了诊疗体会;“弟子心悟”摘选了河南省首批青苗培养人才随师学习中的体会,论述了古方今用的体验。
本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真实介绍了个人的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治验,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郭淑云论治脾胃病》,作者:邵明义,李墨航,李富成。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0年,用这张方子治好了● 20年的便秘,三诊就治好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