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慢性病损可能造成这些问题,看看你有没有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承受着生活与工作多方位的压力与挑战,劳动强度增加,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慢性损伤多发病 ——脊柱慢性病损,其发病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可能造成脊柱损伤的不良习惯。
1. 不当体位姿势与体力活动
(1)不当的体位姿势:不当或过久低头、弯腰、伏案、单边或单向活动。
(2)缺少或不当体力活动:缺少经常性有效的体力活动或锻炼,或体力活动不注意方法、强度与时间等。
2. 不当摄入酒、烟、茶、海味、盐等
过多饮酒损害肝脏与软骨,过多吸烟损害肺与皮肤,过多饮浓茶损害脑神经,过多进食海味(产生过量尿酸)损害骨膜与结缔组织,饮食多盐容易损害肾与骨等。
3. 现代一些用具的负面影响
手机电磁波容易伤及脑、耳、心脏、颈椎,电脑微波强光及长时间伏案工作容易伤及脑、眼、手、颈背,长时间端坐、四肢持久工作、作息无常容易伤及腰、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肠胃,久睡柔软、弹性过大的软床容易伤及腰曲、腰骶关节、髋关节、盆腔脏器。
二、脊柱慢性病损发病前的隐形表现
1. 躯干与四肢不明原因的酸、累、痛。
2. 单边足底长茧。
3. 鞋子单侧磨损。
4. 写字手无力,字写歪了。
5. 养宠物狗,牵狗后腰背痛。
6. 习惯性甩头,颈椎关节异响。
7. 脊柱出现歪斜影。
8. 睡枕常感颈肩部不适。
9. 中老年人爬山后胸闷。
10. 跷二郎腿,腰臀部酸痛。
11. 穿高跟鞋后腰腿酸、累、痛。
12. 长时间蹲着钓鱼后腰腿酸痛。
13. 头颈前倾,颈肩僵硬,活动度受限。
14. 中年、少年驼背,脊柱侧弯,肩胛骨外翻。
15. 骨盆两侧髂嵴不等高;两下肢不等长;单足或双足内旋或外旋;行走偏斜。
三、脊柱病损类型及伴随症状
1. 忧郁型
多并发于颈胸椎病损患者。多见抑郁性神经症,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纳呆,头痛昏沉,失眠,心慌,心烦易怒,睡眠不足,多梦,睡中易醒,甚至嗜睡,精神萎靡,懒散,记忆力减退,与外界沟通能力下降,与同事关系不协调,心态失衡,做事无度。
2. 疲劳型
(1)全身疲劳:多并发于颈、胸、腰多段病损患者。自觉全身无力,倦怠,少气懒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行走气喘,心慌,心悸,食欲减退,活动容易出汗,夜尿次数多而清长,天气变化容易感冒,工作效率低。
(2)脑疲劳:多并发于颈椎病损引起脑缺血的患者。大脑常有空虚感,眩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看书、看电视则头晕想吐,有耳出风感。
(3)心疲劳:多并发于胸椎中上段病损的患者。心中空虚感,胸闷胸痛,心慌心跳,脉搏过快或过慢,快走或上下坡时心悸气喘。
(4)肢体疲劳:多并发于腰骶段病损的患者。双下肢易感疲惫,行走困累,周身不适,活动迟缓,有时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或下肢轻度瘀肿。
3. 消化不良型
多并发于胸椎下段病损的患者。食欲减退,对各种食品缺乏食欲,以油腻为著,无饥饿感,有时可能出现偏食,食后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性状改变,便秘或溏烂,大便次数减少或增多等。
4. 内分泌失调型
多并发于腰骶段病损的患者。精神或体重或嗜好出现异常,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或迟钝,血糖波动,体形多偏胖或偏瘦,小便不畅甚至尿频、尿急,易自汗或夜间盗汗;较重者,在容器中排尿容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时间较久;妇女可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
5. 慢性疼痛型
多并发于脊柱病损初期的患者。颈、肩、背、腰、腿酸累,甚者夜间疼痛,影响入眠,白天影响生活与工作,活动后痛减,症状与天气变化略有关系,常有劳损史。
6. 性功能障碍型
多并发于腰骶段及臀部病损的患者。性功能减退,性冷淡,功能性不育,常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多梦、身疲体倦、情绪异常、步态迟缓等。
四、脊柱慢性病损的防治
1. 预防与保健
(1)保持良好的姿势:脊柱平衡是保持良好姿势的基本要求。根据“顺生理,反病理”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姿势有走、站、坐、卧的基本方式,通过改善不良姿势,在生活、工作、学习、活动中可达到调理保健的作用。
(2)加强有氧活动与体育锻炼:注意根据年龄与体质选择活动锻炼的内容、方式、强度与时间。
(3)有益的饮食调节:食谱合理,定时、定量,中老年人应重视食物的选择及饮食总量的控制。此外,现代生活、工作、学习用具及用品的选择与合理使用,以及预防、保健、美容、康复项目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法、牵引、练功、药物、针灸、理疗、手术等,可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本方内容摘自《韦贵康行医笔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韦贵康行医笔录》,点击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师韦贵康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经验之精华,点透骨伤手法之要妙,涵盖中医骨伤大师学医之路、脊柱与四肢病损的诊治病案、手法要点及图谱等,可谓骨伤科、推拿科、疼痛科等临床相关医士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韦贵康先生,国医大师,1938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随即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改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曾先后仼广西中医学院笫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工作期间先后到天津、北京、上海进修达2年之久。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编辑推荐
★传承中医骨伤名师学术,对于中医骨伤事业发展大有裨益。本书为国医大师韦贵康先生力作,书中记录了其学医成才之路,临证体悟得失,临证实用手法,以及诊治多种常见骨伤科疾病的案例,全景、真实地再现了一代国医大师的临证精华,值得读者收藏与阅读参考。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韦贵康行医笔录》,作者:韦贵康,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韦贵康行医笔录
● 读书日书单 | 这些中医书,绝对让你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