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讲疫情,也讲讲医学的无奈
SARS,新冠肺炎,成为深刻影响我们国家秩序的病毒性肺炎,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长河中,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病毒和任何一个生命体一样,一切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所以从演变规律来讲,病毒的变异更倾向于毒力降低,传播性增强。和SARS一样,本次肺炎同属冠状病毒,2019-nCoV,也就是本次肺炎的元凶,呈现了符合规律的新特点。
虽然现在数据尚未完备,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此次肺炎死亡率应该在5%~6%之间,而17年前SARS的死亡率是10%左右(小编:此数据专指国内,某些搞群体免疫的西方国家已经快15%了)。而重症肺炎死亡率是30%~60%,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几的样子,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50%左右。相比于这些临床比较严重的情况,本次肺炎的死亡率真的是非常低了,死亡患者更多的合并了长期慢性基础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新冠肺炎,这段时间如果得了流感诱发的肺炎或严重的细菌性肺炎,这些老年病人一样会很难度过这个关卡。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中文意思可以翻译为:“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层层递进,道出了医生的人文情怀,也道出了医学的无奈——很多疾病尚不能被治愈,医生能做的,只是给患者以生理、心理方面的支持。
在此次疫情中,一位医生想起了17年前对抗SARS的故事。
2003年,我被派往百望山胸科医院建立的临时隔离病房,和另外二十几名医生同道一同承担起30余名SARS患者的救治工作,尤其关注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呼吸机调试与观察,当时还没有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由于对SARS的认识有限,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很常见,对于可能导致的严重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也顾不得了。但是中医出身的我,还是想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虽然很多医生担心病人症状会反复,但是接管病人后,我们将360mg、240mg等比较高剂量的激素很快撤减到40mg,并逐渐停用,与此同时,积极的中药治疗配合脏器功能支持治疗方法,所有的SARS病人逐渐康复,也很少遗留下激素引起的副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18岁的女孩A,她的肺炎非常重,在肺损伤非常重的那几天,不停喘憋、剧烈咳嗽,虽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但血氧仍在下降,是最重的一个病人,我们轮班的医生就经常长久地握着她的手,支持她,鼓励她,给她希望,告诉她其他病房里的很多人,都慢慢好起来了,她一定也是其中的一员。后来在我们精心的治疗下,她慢慢好了起来,直到接触隔离后很多年,她都与我保持联系。当年她18岁,如今她有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那个阶段,武警警戒,没有家人陪护的隔离病房里,隔离的早期不停有患者情绪失控,试图逃走,或感觉被遗弃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严重,不配合治疗,种种心理问题在疫情当前被激发出来。我们医院的汪院长,做了大量的心理支持治疗工作。没有微信,没有发达的互联网,我们为每个病人都配备手机,免电话费,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心理状态,舒解情绪。患者们逐渐平静下来,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我记得有一家人,全家聚集性发病,得了重型SARS,在他们互相鼓励、积极配合治疗下,出乎意料地很快都康复了。
我后来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Gajic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HAND”,指出在ICU里,最重要的医疗干预治疗可能就是两天,以后的治疗就是那只握住你的温暖的手,会给你一切支持。医疗真的不只是治疗,而更多的是心灵的支撑。他每次查房一定紧紧握着病人的手告诉病人你在这里很安全,一切向好,我想不见得只是很高超的医疗技术才能救人,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支撑也会让病人很快好起来。
本文摘自《呼吸是头等大事》,一本有情怀的小书。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呼吸是头等大事》,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呼吸科疾病作为常见疾病,几乎困扰着每个人。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呼吸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呼吸相关疾病防治方面。便于普通大众读者阅读与理解。 而此书编写之时,正值新冠肺炎在中国暴发,作为参与2003年SRAS与2020年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主力军,作者临时增加了一章关于新型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大家深入了解其基本知识。
编辑推荐
新冠肺炎的疫情暴发,再次为世人敲响警钟:呼吸是大事,再重视都不为过。呼吸事关每个人的一生,呼吸相关疾病种类繁多,有许多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但也许正因如此,很多人对一些看似不太严重的呼吸疾病不以为然,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目睹人们从不以为然,到疫情升级并明确人传人之后的恐慌,人们在事实面前才突然惊醒。而这本书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呼吸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与呼吸有关的疾病,重视它,从而尽最大可能预防它,如果不幸患病,就尽最大可能进行科学的诊治。此刻,我们也紧锣密鼓,为新冠病毒专设一章,希望能为读者应对新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李光熙,主任医师,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为康复治疗及外治法在慢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急性肺损伤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罕见病。现为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助理教授,并于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基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工作,获得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在此特别感谢!,欢迎投稿唠嗑。
● 学习如何保护呼吸系统和肺脏,选这本书准没错
● 山楂、山药、薏苡仁虽药食同源,但你真的会用吗?
